包含性的词语

  • 451、节性:谓节制性情。
  • 452、觉性: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 453、见性:佛教语。谓悟彻清净的佛性。
  • 454、火性: 火性huǒxìng (1) 容易发怒的暴躁脾气 英 bad temper (2) 火的性能 英 prepty of fire
  • 455、火气性: 易发怒的脾性。
  • 456、会性: 会通性灵。
  • 457、还性: 1.佛教指返归真如的理性。 2.苏醒;死而复生。
  • 458、合法性: 合法性héfǎxìng (1) 合法的性质或状态:如通常因合法婚姻怀孕、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家庭关系引起的法律地位,孩子有受抚养的权利,有使用合法父亲的姓氏的权利,有不可限制的继承权和受法律充分保护的权利 英 legality;legitimacy
  • 459、负性: 1.禀性。 2.具有个性。
  • 460、风性:作风性格。
  • 461、发性:谓使慧性﹑定性彰明。发脾气。
  • 462、二重性: 二重性èrchóngxìng (1) 包含两种元素或方面的,或由它们构成的性质或状态 英 duality (2) 二重的性质或状态;二重区分 英 dualism
  • 463、恶性: 恶性èxìng (1) 能产生严重后果的 例 恶性肿瘤 英 malignant;vicious (2) 发展迅速的,性质严重的 例 恶性通货膨胀 英 galloping
  • 464、得性:《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毛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后以"得性"谓合其情性。
  • 465、道性: 1.道德品性。 2.出家修道之情志。
  • 466、弹性: 弹性tánxìng (1) 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除去作用力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英 elasticity;resilience;spring
  • 467、毒性: 毒性dúxìng (1) 毒的性质或相对程度 英 toxicity;poisonousness
  • 468、出性:超出常情。形容感情程度之深。
  • 469、重要性: 重要性zhòngyàoxìng (1) 被认为有很大价值和影响的性质 例 一种对工业具有极大重要性的自然资源 英 importance
  • 470、种性:种属的特性;禀受于先天的本性。 佛教语。谓种子和性分。
  • 471、长性: 1.常性﹔耐性。
  • 472、佛性:1.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 2.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 473、拂性:谓违反人的本性或本意。语本《礼记.大学》:"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 474、拗性:性情固执。
  • 475、粘液性水肿:由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症状是行动缓慢﹑声音低微﹑水肿﹑毛发脱落﹑智力低下等。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2) 同本义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性,质也。——《广雅》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6) 通“生”(shēng)。生命;生机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8) 性情;脾气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