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性的词语

  • 101、弹性安全:为结合弹性与安全两字之词,包含了经济动力与就业安全的意思。
  • 102、全局性: 一般是政治性术语。即指实物的主体层面,基础层面和主要层面。比如战争中要看敌我态势的基本形式。社会发展中要考虑基本方向。
  • 103、全面性: 指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产量、质量、交货期等均要在生产作业计划中得到全面安排和落实,保证生产计划的全面完成。
  • 104、性心理: 指与性有关的心理活动。
  • 105、生性多疑:形容多疑到极点,含贬义。
  • 106、活性水: 当标准的普通水在特定的能量和恒定速率下流经活水器内的静态梯度的磁场强时,经过快速、反复、多次磁力线切割,将水由原来较多水分子缔合在一起呈链状的较大分子团水裂变(切割)为较少分子缔合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分子团生物活性水。
  • 107、主动性: 主动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
  • 108、性冲动: 在性激素和内外环境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对性行为的渴望与冲动。
  • 109、流动性: 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股票的流动性大于房地产。
  • 110、异性死党: 一男一女的关系好到可以为彼此两肋插刀。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
  • 111、复杂性: 混沌性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非线形形式,由于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这个非线性关系,使得我们不能通过局部来认识整体。
  • 112、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 113、独立性: 独立性在各个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可以是统计学中的数学独立性,也可以是注册会计师资格里的独立性等。
  • 114、特性转移: 在同一环境中有两种以上在生态和生殖方面相似的物种时,由于自然选择使得物种的形态特征发生改变的过程。
  • 115、迁移性: 【解释】: 动物在一定范围或一定距离内进行迁移的习性。动物的迁移性与生存条件变化或发育周期性等因素有关。                
  • 116、性本恶: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又有论证。
  • 117、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118、江山可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119、本性难改:是比喻原来的性质或个性难以改变。
  • 120、保守性: 指积久成习的行为方式或风俗等行为。
  • 121、百人百性: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性格。
  • 122、不理性: 不冷静,没有经过审慎思考就付诸于行动。
  • 123、正性: 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 佛教语。离断烦恼谓正性。
  • 124、公平性: 公平,指公正、不偏不倚。
  • 125、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2) 同本义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性,质也。——《广雅》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6) 通“生”(shēng)。生命;生机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8) 性情;脾气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