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恒的词语
- 76、恒碣:恒山﹑碣石山的并称。
- 77、恒教: 1.犹恒训。
- 78、恒例: 1.常规,惯例。
- 79、恒民:常人,一般的人。
- 80、恒直:常价,一般的价钱。
- 81、恒则: 1.固定的法则。
- 82、恒毛: 1.泛指寻常的兽类。
- 83、恒度:一定的法度。
- 84、恒矢:意思是八矢之一,礼射和习射时所用的箭。
- 85、恒语: 1.常语。
- 86、恒阳:1.指久晴不雨。 2.亦作"恒阳",指久晴不雨,大旱成灾。
- 87、恒训:一定的典式;常训。
- 88、恒象:经常出现的某些预示吉凶的天象。
- 89、恒居:长在。
- 90、恒数:定数。 常规。方言。横竖,反正。
- 91、恒人:常人,一般的人。
- 92、恒时:平时。
- 93、恒俗: 1.犹习俗。
- 94、恒准: 1.固定的标准。
- 95、恒庸: 1.平常,凡庸。
- 96、恒守:谓不变的操守。
- 97、恒山蛇:即常山蛇。古代传说指首尾相应之蛇,常用以喻首尾相应的阵法。
- 98、恒河: 恒河Héng Hé (1) 印度北部大河。全长2506公里。有两条主要源流:其中较长的阿勒格嫩达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楠达德维山以北约48公里处;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两河汇合后称恒河,在赫尔德瓦尔进入平原。注入孟加拉湾。恒河平原十分平坦,从德里到孟加拉湾长约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积78万平方公里,流域人口达3亿 英 the Ganges River
- 99、恒长:长远,永久。
- 100、恒日:平时;平日。
- 拼音héng
- 注音ㄏㄥˊ
- 笔划9
- 繁体恒
- 五笔NGJ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2) 同本义恒,常也。——《说文》恒者,久也。——《易·序卦传》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以求其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3) 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4) 寻常;普通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人恒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5) 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常类;常物);恒士(常人,平凡的人);恒常(正常的规律);恒医(普通的医生);恒言(常用的言语)名词(1) 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 。如:有恒(2) 规律;法则 。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3) 即恒山 。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五岳中的北岳五岳:华、 岱、 恒、 衡、 嵩。—— 张华《博物志》副词(1) 经常,常常人恒过。——《孟子·告子下》国恒亡。恒答言见。——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2) 又如:恒谈(常谈);恒常(常常;经常)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