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恤的词语

  • 1、殉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 2、陨身不恤: 殒身不恤 ( yǔn shēn bú xù ),出自《记念刘和珍君》,意思是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 3、人言不足恤: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 4、周恤:亦作“周卹”。周济,接济
  • 5、赒恤: 周济救助
  • 6、拯恤: 1.亦作"拯恤"。 2.援助;救济。
  • 7、赈恤: 赈恤zhènxù (1) 赈济抚恤 例 振恤遗孤 英 succour
  • 8、振恤:亦作“振卹”。赈济
  • 9、轸恤: 深切顾念和怜悯
  • 10、昭恤:犹体恤;优恤。
  • 11、沾恤:救济抚恤。
  • 12、赠恤:亦作“赠卹”。对死者家属赠送财物加以抚恤
  • 13、殒身不恤:殒:死亡。恤:忧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 14、优恤:亦作“优卹”。 体恤,优待照顾。 特指从优抚恤。 多接济
  • 15、忧恤:亦作“忧卹”。 忧虑。 顾恤
  • 16、营恤:亦作“营卹”。救济;抚恤
  • 17、隐恤:亦作“隐卹”。哀怜抚恤
  • 18、议恤: 1.亦作"议恤"。 2.对立功殉难人员﹐评议其功绩﹐给予褒赠抚恤。
  • 19、养恤:供养,接济。
  • 20、淹恤:亦作“淹卹”。久遭忧患
  • 21、问恤:慰抚。
  • 22、同恤: 1.一同忧伤。 2.共同匡救。
  • 23、同恶相恤:谓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
  • 24、体恤: 体恤tǐxù (1) 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 例 体恤烈士遗孤 英 understand and sympathize with;show solicitude for
  • 25、省恤:顾恤;体恤。
  • 拼音
  • 注音ㄒ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TL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2) 同本义恤,忧也。——《说文》勿恤其孚。——《易·泰》不印自恤。——《书·大诰》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3)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4) 体恤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恤病讨贰。——《左传》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5)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6) 怜悯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 沈佺期《移禁司刑》(7) 又如:恤矜(怜悯)(8) 周济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存恤贫无告者。——《明史》隋主闻知大怒,厚恤 麦铁杖等,杀监军 刘士龙,囚 于仲文。——《隋唐演义》(9)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10) 安置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11) 顾及;顾念战胜宜阳,不恤 楚交,忿也。——《战国策》(12)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13) 抚养恤孤寡。——《礼记·月令》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14)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名词(1) 葬仪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 吴兴步担令史。”——《南史》(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