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恩的词语

  • 401、德洋恩普:指德泽优渥普及。
  • 402、悼恩:怀念旧恩。
  • 403、盗恩:谓诈取官位或赏赐。
  • 404、感恩戴义:感激他人对自己的恩德和情义。
  • 405、感恩戴德: 感恩戴德gǎn’ēn-dàidé (1) 感激别人所给的恩德 英 be deeply grateful for
  • 406、恩贷: 1.施恩宽宥。多用于帝王。
  • 407、恩賜: 恩赐ēncì (1) 原指帝王赏赐臣下,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英 bestow (favors,charity,etc.);favour;charity
  • 408、恩慈:1.宠爱慈惠。 2.指仁慈。3.指父母。
  • 409、恩逾慈母:是恩情深厚的意思。
  • 410、慈恩寺: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 411、慈恩:称上对下的恩惠。 慈恩寺的省称。
  • 412、慈恩题记: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后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 413、恩赐: 恩赐ēncì (1) 原指帝王赏赐臣下,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英 bestow (favors,charity,etc.);favour;charity
  • 414、垂恩:施予恩泽。
  • 415、恩除: 1.指朝廷除授官职。
  • 416、恩雠: 1.见"恩仇"。
  • 417、酬恩:谓报答恩德。
  • 418、怙恩恃宠:怙:依靠。恃:凭借,依靠。凭借别人所给予的恩泽和宠幸而横行霸道、骄横妄为。
  • 419、恩宠: 恩宠ēnchǒng (1) 恩惠与宠爱 英 special kindness of a ruler
  • 420、恩宠难回:恩德宠爱难以回报。
  • 421、恩深法驰: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422、恩深法弛: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423、侈恩席宠:张扬恩遇凭恃宠幸。
  • 424、吴承恩: 吴承恩Wú Chéng’ēn (1)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英 Wu Chengen
  • 425、承恩:蒙受恩泽。 汉台馆名。
  • 拼音ēn
  • 注音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LDN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2) 同本义恩,惠也。——《说文》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又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4)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5) 情谊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形容词(1) 恩爱,亲爱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韩非子·六反》(2) 又如:恩客(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恩意(恩爱的心意);恩狎(宠爱亲热);恩慈(宠爱慈惠)动词(1) 恩赐,加恩傅太后恩 赵太后。——《汉书·外戚传》彼不我恩(加恩,优待)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2) 又如:恩赍(恩赐的财物);恩台(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恩相(对长官的尊称);恩家(奴仆尊称主人);恩主(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3) 感恩;感谢 。如:恩抚(谓抚育之恩);恩环(衔环以报恩);恩女(父女);恩养钱(亦称“恩养礼钱”。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4) 爱 。如:恩旧(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