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悔的词语
- 151、翻悔: 翻悔fānhuǐ (1) 对先前允诺的事后悔而拒绝承认 英 back out (of a commitment, promise,etc.)
- 152、翻然悔悟: 翻然悔悟fānrán-huǐwù (1) 形容很快转变,悔改醒悟 例 虽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英 quickly wake up to one’s error
- 153、幡然悔悟: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 154、返悔:翻悔;后悔。
- 155、反悔: 反悔fǎnhuǐ (1) 翻悔,收回自己说出口的话 例 一言为实,决不反悔 英 go back on one’s word
- 156、铎以声自悔:铎以声自悔是汉语词语,比喻因自己的才能或特长而招来祸患。
- 157、悔遁:谓翻悔而改变主意。
- 158、后悔不迭: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159、悼悔: 1.感伤悔恨。
- 160、疵悔:缺点;过失。语本《易.系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161、悔不当初: 悔不当初huǐbùdāngchū (1) 因今日的不幸结果,而后悔当初的错失 例 早知如此,悔不当初 英 regret having done sth.
- 162、悔耻:因知耻而悔恨。
- 163、谶悔: 1.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谶﹐通"忏"。
- 164、悔怅:悔恨惆怅。
- 165、懺悔: 忏悔chànhuǐ (1) 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的一种宗教形式。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决心悔改 英 confess;repent;be penitent
- 166、悔过自忏:悔:追悔;忏:忏悔。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 167、随犯忏悔:指犯了过错随即忏悔
- 168、忏悔室: 又名告解厅,是天主教信仰中七件圣事之一的告解(和好)圣事。
- 169、忏悔: 忏悔chànhuǐ (1) 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的一种宗教形式。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决心悔改 英 confess;repent;be penitent
- 170、忏悔录:自传体长篇小说。法国卢梭作于 - 年。共两部。描写作者童年时代的痛苦和少年时代的流浪生活以及作者在贵族寡妇德·瓦朗夫人身边的种种际遇。 年后在巴黎结交社会名流。婚后有了五个孩子,却把他们送进育婴堂。在创作《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时,患了受迫害狂想症。终因《爱弥儿》激怒当局而逃往英国。
- 171、悔惭:悔恨惭愧。
- 172、惭悔: 1.亦作"惭悔"。 2.羞愧后悔。
- 173、变悔:改悔;反悔。
- 174、悔悖:因翻悔而违背。
- 175、悖悔:亦作"悖晦"。
- 拼音huǐ
- 注音ㄏㄨㄟˇ
- 笔划10
- 繁体悔
- 五笔NTXU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悔,恨也。——《说文》宜无悔怒。——《诗·大雅·云汉》此讲之悔也。——《战国策·秦策》悔不杀汤于 夏台。——《淮南子·泛论》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怀王悔,追 张仪,不及。——《史记·屈原列传》天其以礼悔祸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悔其随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己为有悔。可以无悔矣。(2) 又如:悔亲(因反悔而废弃婚约);悔谢(悔过请罪);悔心革命(痛改前非);悔悟心行(反省思想、行为);悔尤(悔恨与过错)名词(1) 过失;灾祸庶无罪悔。——《诗·大雅·抑》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尚速有悔于予身。——《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2) 又如:悔亡(祸害消除);悔吝(灾祸);悔咎(过错;祸殃);悔戾(罪过)(3) 恶运 。如:悔气(坏运气,倒霉)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