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悬的词语

  • 126、悬若日月:像日月高挂在天空一样。比喻足以做为恒久的楷模。
  • 127、悬然: 1.无所依傍貌;空虚貌。
  • 128、悬熟: 1.古代一种食品。
  • 129、悬同:遥相符合。
  • 130、悬带: 1.犹携带。
  • 131、悬断: 1.凭空臆断。
  • 132、悬封: 1.谓不筑墓道,将棺材直接吊入墓穴埋葬。语本《礼记.檀弓上》:"县棺而封。"
  • 133、悬决: 1.凭空决定。
  • 134、悬令: 1.公布法令。
  • 135、悬科:古时所公布的考试科目。亦泛指科举考试。
  • 136、悬军:深入敌方的孤军。
  • 137、悬河注水:悬河:指瀑布。像瀑布那样倾泻直下。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奔放。
  • 138、悬河注火:悬河:瀑布。瀑布倾泻在火上。比喻用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 139、悬国: 1.远在京畿之外的封国。
  • 140、悬光: 1.高空下照之光。多指月光。 2.骏马名。唐太宗十骥之一。骨利干国所献。见《新唐书.回鹘传下.骨利干》。
  • 141、悬步:陡峻的埠头。
  • 142、悬便: 1.犹便宜行事。
  • 143、悬椅: 悬椅xuányǐ (1) 一种供娱乐用(用一根带环的绳子或两条铁链吊在某物上)的悬挂椅 英 swing
  • 144、悬疣附赘:比喻累赘无用之物。
  • 145、悬指: 1.谓定向悬挂。
  • 146、悬针: 1.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 2.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 147、悬头: 见“悬首 ”。 悬头于梁,以防瞌睡。形容苦学。语出《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又卷三六三引《汉书》,文字略异。
  • 148、悬谈: 1.佛教讲经者于讲经前先概述篇章要义,称悬谈。 2.空谈。
  • 149、悬流: 1.从高处下注的水流。多指瀑布。
  • 150、悬素:挂着的白绸子。比喻瀑布。
  • 拼音xuán
  • 注音ㄒㄩ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GC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2) 同本义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以叵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倒悬之。——清· 张廷玉《明史》(3)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4) 牵挂;挂念 。如:悬结(悬念;惦记);悬悬(挂念);悬肠挂肚(担心;挂念)(5) 凭空设想;揣测你们做的事,须自己承认。怎么悬定得罪?——《梼杌闲评——明珠缘》(6) 又如:悬度(无根据地揣测、估计);悬料(凭空臆测);悬猜(揣测,猜想)(7) 揭示 。如:悬金(出具赏格)(8) 公布 。如:悬令(公布法令);悬名(张榜公布名姓);悬法(公布法令)(9) 系连,关联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王之命悬于遂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形容词(1) 久延不决 。如:悬调(长期拖欠的赋税);悬租(长期拖欠的租赋)(2) 孤立,无所依傍 。如:悬然(无所依傍貌;空虚貌);悬师(远征的孤军);悬守(犹孤守)(3) 空虚,匮乏 。如:悬虚(凌空;空虚、空洞)(4) 形容高耸,陡峭 。如:悬崖峭障(陡直的山崖,高险的山峯);悬峰(陡峭的山峰)(5) 〈方〉∶危险的,危难的或惊险的 。如:真悬(6) 相差较大的 。如:悬迸(差别很大);悬邈(相距很远)(7) 河流或涧水向下奔流 。如:悬流;悬溜;悬濑名词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宿燎设悬。——唐·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