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愿的词语

  • 1、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拼音yuàn wén xiǎn jù,yǐ hé lǐ shí,出自《辩戴法兴难新历》,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
  • 2、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希望世界上两情相悦的情侣能够在一起。
  • 3、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希望世界上两情相悦的情侣能够在一起。
  • 4、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由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作词,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作曲的军歌,该曲创作于1950年11月25日。
  • 5、太公钓鱼,愿者上鈎: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6、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的志愿部队。1950年10月组建,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日开赴朝鲜前线。经中朝联合作战,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由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并迫使其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1958年10月26日,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 7、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⒈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引证解释⒈  示例: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示例:这有何妨,~。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引《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 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美国 人在 北平,在 天津,在 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 太公 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 8、苏联空军志愿队:1938年苏联人民派空军志愿队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到1939年底,志愿队约有二百五十名飞行员参加中国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重大打击。重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等百余人,在作战中牺牲。
  • 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词语解释⒈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10、大愿: 1.宏大的愿望。 2.见"大誓愿"。
  • 11、伏愿:谨愿,多作奏疏用语。
  • 12、力不从愿: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 13、极不情愿:极不情愿:非常不愿意那样做。很不想那么做。
  • 14、世俗还愿:世人祈求子嗣者,祈延寿命者,祈消疾病者,祈解灾难者,祈取功名者,祈安家宅者,祈益资财者,如是等事,第一不可告许宰杀牲牢之愿。
  • 15、不遂人愿:比喻事物的发展不合自己的心愿。
  • 16、平生之愿: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 17、衷心祝愿:衷心 zhōngxīn ∶无保留地,忠实的、热情∶发自内心的;真心衷心赞美
  • 18、遂心如愿: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语本《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 19、负鼎之愿:商时,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 ,后遂以“负鼎”等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 20、天遂人愿:遂:顺从。愿:愿望。上天顺从人的愿望。指事情的发展按人的愿望实现了。
  • 21、心服情愿: 《摭青杂说·项四郎》
  • 22、二十四愿: 二十四愿阿弥陀佛之别愿。
  • 23、情非所愿: 所做的事并不是自己想做的。
  • 24、遗愿: 遗愿yíyuàn (1) 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 例 这是周总理的遗愿 英 unfulfilled wish of the deceased;last wish
  • 25、志愿: 志愿zhìyuàn (1) 志气与心愿 例 他的志愿是当个教师 英 aspiration (2) 自告奋勇;甘愿 例 志愿提供情况 英 volunteer
  • 拼音yuàn
  • 注音ㄩㄢ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DRIN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愿,谨也。——《说文》思厚不爽曰愿。——《周书·谥法》无利于上谓之愿。——《韩非子·诡使》愿而恭。——《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则莫能以愿中。——《考工记·弓人》上愿纠暴。——《周礼·大司寇》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2) 又如:愿恭(恭谨);愿款(诚挚);愿法(执法恭谨);愿敏(朴实敏悟);愿婉(朴实恭顺);愿懿(朴实诚实);愿民(朴实善良之民)名词(1) 大头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 硕父。——《说文》(2) 假借为“愿”。愿心,旧时祈祷神佛所许下的酬谢言願以为质。——《大戴礼记·官人》众僧祝愿。——《晋书》(3) 又如:愿力(佛家语。指誓愿的力量);愿行(佛家语。誓愿与修行);愿谓(向神佛祈求并说出自己的意愿)(4) 心愿;愿望果不如先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又乖恳愿。——唐· 李朝威《柳毅传》动词(1) 情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2) 又如:愿蠲顶踵(愿意舍身);心甘情愿;愿与人民共患难(3) 希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孝成王使 括…为将, 括母…愿勿遣。(愿勿遣,希望不要派遣赵括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愿以闻于官。(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4) 又如:愿你快乐;愿那位最好的人取胜(5) 仰慕名声日闻,天下愿。——《荀子·王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