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愿的词语

  • 51、如愿: 如愿rúyuàn (1) 符合心愿 例 如愿以偿(愿望实现) 英 in keeping with one’s wish
  • 52、情愿: 情愿qíngyuàn (1) 志愿;愿望 例 宜遂情愿 英 aspiration;wish (2) 心里愿意 例 情愿即刻撤兵。——《广东军务记》 例 两相情愿 英 be willing to (3) 宁愿 例 她情愿粉身碎骨,也不在敌人面前屈服 英 would rather
  • 53、清愿: 清廉谨慎。
  • 54、宁愿: 宁愿nìngyuàn (1) 宁肯 例 宁愿吃苦受累,也要把工作做好 英 would rather;better
  • 55、民愿: 1.民众的意愿。
  • 56、立愿:立定志向。
  • 57、乐愿: 甘心情愿。
  • 58、口愿:亦作“口愿”。 迷信者对神佛有所祈求,亲口许诺给以酬谢。 指口头的承诺。 口头表示愿意。见“口愿”。
  • 59、可愿: 1.指符合愿望的事。 2.符合愿望。
  • 60、期愿:期望;愿望。
  • 61、行愿:佛教语。谓身心修养之境界。 指随缘而生的心境。
  • 62、还心愿:还愿。
  • 63、合愿:谓愿望相同。
  • 64、分愿:犹本心,本愿。
  • 65、敦愿: 敦厚恭谨。
  • 66、称愿: 称愿chènyuàn (1) 愿望得到满足 英 go as one desires;have as one wishes
  • 67、拜愿:旧时迷信习俗,农历五月十三日,从自己家门且行且拜到城隍庙拜祷,祈求降福消灾,称为"拜愿"。
  • 68、功成愿遂:事情已经完成,心愿已经了结。
  • 6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 70、向平愿了:向平:东汉时的隐士向长。指把子女抚养成人并为之完婚的心愿。已完成了子女婚娶大事又叫“向平愿了”。
  • 71、志愿者: 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
  • 72、志愿书: 表明志愿的书面凭证。
  • 73、志愿军: 一国或数国人民自愿参加另一国家的对外战争或国内战争而组成的军队。如1936年各国人民为了帮助西班牙人民反击佛朗哥法西斯军队和抵抗德·意法西斯武装侵略所组成的国际纵队;1950年中国人民为了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祖国所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 74、志愿兵: 自愿服兵役的士兵。
  • 75、马愿如羊:是指为官吏从政清廉之典。
  • 拼音yuàn
  • 注音ㄩㄢ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DRIN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愿,谨也。——《说文》思厚不爽曰愿。——《周书·谥法》无利于上谓之愿。——《韩非子·诡使》愿而恭。——《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则莫能以愿中。——《考工记·弓人》上愿纠暴。——《周礼·大司寇》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2) 又如:愿恭(恭谨);愿款(诚挚);愿法(执法恭谨);愿敏(朴实敏悟);愿婉(朴实恭顺);愿懿(朴实诚实);愿民(朴实善良之民)名词(1) 大头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 硕父。——《说文》(2) 假借为“愿”。愿心,旧时祈祷神佛所许下的酬谢言願以为质。——《大戴礼记·官人》众僧祝愿。——《晋书》(3) 又如:愿力(佛家语。指誓愿的力量);愿行(佛家语。誓愿与修行);愿谓(向神佛祈求并说出自己的意愿)(4) 心愿;愿望果不如先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又乖恳愿。——唐· 李朝威《柳毅传》动词(1) 情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2) 又如:愿蠲顶踵(愿意舍身);心甘情愿;愿与人民共患难(3) 希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孝成王使 括…为将, 括母…愿勿遣。(愿勿遣,希望不要派遣赵括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愿以闻于官。(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4) 又如:愿你快乐;愿那位最好的人取胜(5) 仰慕名声日闻,天下愿。——《荀子·王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