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戎的词语

  • 26、兴戎:发动战争;引起争端。
  • 27、小戎:周代兵车的一种。
  • 28、遐戎:犹遐夷。
  • 29、徙戎:晋代统治阶级中企图用武力强迫少数民族外迁的一种主张。
  • 30、习戎:练习武事。
  • 31、西落鬼戎: 1.周代西方部落名。
  • 32、西戎: 西戎Xīróng (1) 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 英 Xirong nationality
  • 33、五戎: 五种兵器。 古代泛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五种兵车。 五种导致战争之道。
  • 34、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 (1) 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英 throw aside the writing brush and join the army;renounce the pen for the sword;give up civilion pursuits for a military career
  • 35、统戎:统帅;主将。
  • 36、条戎: 古代戎族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省·运城县·中条山北的鸣条岗一带。
  • 37、讨戎:征伐叛乱。
  • 38、韬戎: 指军事机宜。
  • 39、竦戎:谓劝戒戎人。竦﹐通"怂"。
  • 40、事戎:从事战争。
  • 41、神戎:即神农。
  • 42、设戎:设置兵力。
  • 43、山戎: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 44、女戎:犹女祸。
  • 45、起戎: 1.引起战事。 2.起兵。
  • 46、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 47、六戎:我国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周礼.夏官.职方氏》"五戎六狄"郑玄注引《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按,今本《尔雅.释地》作"七戎"。邢昺疏:"《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央(一作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后用以为西方民族之通称。
  • 48、理戎:治军。
  • 49、离戎: 1.古代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 50、九戎: 九伐之兵。 九夷。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DE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2) 同本义戎,兵也。——《说文》以习五戎。——《礼记·月令》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伏戎于莽。——《易·同人》弓矢戎兵。——《诗·大雅·抑》(3)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4) 兵车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5) 又如:元戎(大战车);戎御(兵车的驾御者);戎轸(兵车);戎轩(兵车);戎路(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6) 军队戎右少师。——《左传·桓公七年》。注;“军右也。”以脩我戎。——《诗·大雅·常武》(7) 又如:投笔从戎;戎士(将士;兵士);戎级(军职);戎帅(军队的统帅);戎重(军事重任);戎威(军威);戎柄(军权);戎门(军门);戎政(军政);戎戍(行伍,军队);戎略(军事谋略);戎寄(军事任务);戎兵(军服和兵器)(8) 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9) 又如:戎舰(战船);戎烬(遭受战火的破坏);戎缮(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戎场(战场);戎戒(战备);戎捷(战利品)(10) 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11) 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骑(戎族的军队);戎羯(戎和羯);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名族的蔑称)(12) 兵士必有女戎。——《国语·晋语》(13) 又如:戎卫(禁卫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权);戎经(兵书);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书);戎号(武官品级);戎禁(禁卫)(14) 敌寇戎者,兵也。…引申之,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王国维《观堂集林》(15) 古国名 。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公会戎于 潜。——《春秋》(16) 姓动词(1) 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礼记·檀弓》(2) 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图);戎首(攻伐的谋主)(3) 拔除戎,拔也。——《方言》(4) 假借为“从”。相助形容词(1) 假借为“崇”。大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2) 又如:戎功(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众);戎疾(大害,大难)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