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战的词语

  • 51、以战去战,以杀去杀:去:消除。用战争去消灭战争,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52、战斗力:军队的作战能力。
  • 53、古战道: 河北省的永清古战道。
  • 54、作战: 作战zuòzhàn (1) 军队之间的敌对和互相残杀 例 我们在拂晓开始作战 英 operation;combat (2) 打仗 例 英勇作战 英 fight;conduct operation;do battle;war
  • 55、孤身作战:就是一个人打一群人。
  • 56、孤军独战: 《隋书·虞庆则传》
  • 57、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别人攻打你,能克服别人。去攻打别人,一定会胜利。
  • 58、胆战魂惊: 形容十分恐惧害怕。
  • 59、战心:战斗的决心。
  • 60、一战之力: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
  • 61、追击战斗:追歼退却之敌的战斗。
  • 62、追击战: 追歼退却之敌的战斗。
  • 63、清算战略:清算战略又称清理战略,是指企业受到全面威胁、濒于破产时,通过将企业的资产转让、出卖或者停止全部经营业务结束企业的生命。
  • 64、不战而胜:经战斗即取得胜利。
  • 65、战兵: 谓以武力决胜负。 从事战斗的士兵。
  • 66、本土作战:自己国家的领土上同外部敌人作战。
  • 67、战战: 战战zhànzhàn (1) 发抖哆嗦的样子 例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英 trembling
  • 68、城市战斗: 城市建筑物密集、坚固,地下设施较多。
  • 69、口水战: 双方用言语相互攻击或进行激烈的争辩叫做打口水战。
  • 70、不战而败: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 71、战必胜,攻必取: 《史记·高祖本纪》
  • 72、谋战: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而获得胜利。
  • 73、不战而降: 没有和敌人正面交锋,就已经投降了。指没有战斗意志的,或者丧失战斗拼搏能力的,自行放弃的行为。
  • 74、战斗机: 即歼击机。军用飞机的一种。参见“歼击机 ”。
  • 75、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坚持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反对国民党军进攻的游击战争。1934年8月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个苏区进行长征。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的统一领导下,紧密依靠群众,以公开与隐蔽、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和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取得反“围剿”、“清剿”的胜利,牵制大量国民党军,在战略上配合红军主力的行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投入抗日战争。
  • 拼音zhàn
  • 注音ㄓ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HKAT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2) 同本义战,斗也。——《说文》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春秋敌者言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脱我战时袍。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 又如:征战(出征作战);战阀(战功);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4) 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龙战于野。——《易·坤》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5) 又如:文战;酒战;西瓜战(6) 后作“颤”。发抖战栗,惧也。——《尔雅·释诂》股战而栗。——《汉书·高五王传》使民战栗。——《论语·八佾》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7) 又如:战欣欣(战兢兢);战钦钦(战兢兢);战笃索(战抖);战笃速(战抖);战都速(战抖);战恐(恐惧发抖);战动(颤动;抖动);战悸(惶恐发抖)名词(1) 战争;战事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普法之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2) 又如: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多(战功);战征(征战;战争);战讯(战事的消息);战道(战争的规律或法则)(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