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戚的词语

  • 126、戚继光: (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后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 127、戚姬髡发: 戚姬髡发[谓喻]“戚姬髡发”,比喻后妃失势。唐·李白《中山孺子妾歌》:“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 128、婚戚: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 129、皇戚:皇家的亲戚。
  • 130、皇亲国戚: 皇亲国戚huángqīn-guóqì (1) 皇帝的亲属,帝王的姻亲 例 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元曲选·谢金吾》 英 relatives of the emperor
  • 131、驩戚:欢乐和悲戚。驩,通'欢'。
  • 132、欢戚:欢乐与忧愁。
  • 133、戚宦: 外戚和宦官。
  • 134、怀戚: 1.亦作"怀戚"。 2.心怀忧伤。
  • 135、后戚:谓君王有忧患。
  • 136、戚恨:忧恨。
  • 137、豪戚:指豪门贵戚。
  • 138、含戚: 亦作“含戚”。
  • 139、桂戚:指后妃的戚属。
  • 140、贵戚: 贵戚guìqī (1) 指帝王本姓的亲族 英 king's relatives
  • 141、兰友瓜戚:好友与亲戚。
  • 142、瓜戚:好友与亲戚。
  • 143、鼓盆之戚:谓丧妻之痛。
  • 144、戚戚咕咕:形容人交谈的俗话。
  • 145、休戚与共: 休戚与共xiūqī-yǔgòng (1) 彼此间的幸福和祸患都共同承受 英 share weal and woe;stand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 146、同休共戚:亦作'同休等戚'。 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偏指共患难。
  • 147、干戚舞: 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
  • 148、干戚:1.指征战。 2.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亦为武舞所执的舞具。
  • 149、戚辅: 外戚辅臣。
  • 150、戚藩: 亦作“戚蕃”。
  • 拼音
  • 注音ㄑㄧ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HI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戉,尗声。戉:(yuè),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2)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戚,戉也。——《说文》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3) 又如:戚扬(斧钺)(4) 亲属,亲戚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5)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6) 姓形容词(1) 忧愁;悲伤。通“慽”、“慼”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2) 又蒋氏大戚。婉贞独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汝又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3)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4) 亲近,亲密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5) 又如:戚疏(亲疏)(6) 愤怒 。如:戚醮(烦恼)(7) 假借为“促”(cù)。疾速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