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戟的词语
- 101、贯颐奋戟:颐:下巴。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形容英勇无畏。
- 102、方天画戟:方天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名称,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主要使用者有吕布等人。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 103、幡戟:旌旗和棨戟。泛指前驱仪仗。
- 104、戟盾: 亦作“戟楯”。
- 105、断戟:折断的戟。语本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
- 106、电戟:雪亮闪光的兵器。
- 107、迪戟:即棨戟。形似戟。古代尊者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 108、倒戟:掉转戟锋向自方攻击。戟,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倒授戟柄。
- 109、刀戟:刀和戟。古代武器。
- 110、刀枪剑戟:泛指武器。
- 111、戟带: 系在戟上的带子。
- 112、戟萃:歧枝丛聚错出貌。
- 113、赐戟:唐代一品之门设戟十六,二品十四,三品十二。宋代因之。"赐戟"谓皇帝特赐门戟,以示优宠。
- 114、戟刺: 刺激。
- 115、刺戟:刺激。
- 116、持戟: 1.执戟。 2.指战士。
- 117、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
- 118、苍髯如戟: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 119、兵戟:指兵器。
- 120、陛戟:谓持戟侍卫于殿阶两侧。
- 121、贯颐备戟:颐:腮,颊。两手捧着腮直冲入敌阵。形容勇猛异常。
- 122、傍戟:谓将戟倒转,指向自己所在的阵营。傍,通'方'。
- 123、巴戟天:植物名。茜草科羊角藤属,多年生匍匐草本。
- 124、巴戟:亦作'巴戟天'。
- 125、拔戟成一队:谓自成一队独当一面。比喻别具一格。语出《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
- 拼音jǐ
- 注音ㄐㄧˇ
- 笔划12
- 繁体戟
- 五笔FJAT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戈,从榦(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2)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4) 仪仗名 。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动词(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3) 刺激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