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把的词语

  • 1、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1.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2.后来用来比喻同恶势力做斗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 2、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形容再难的事,只要豁出命来,也敢干下去。
  • 3、敢把皇帝拉下马: 敢把皇帝拉下马示例:“‘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古人有言,其人叫王熙凤,又名凤姐儿,就是她说的。”(毛泽东《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话中这个“皇帝”指的是刘少奇。
  • 4、一把尺子量到底: 始终坚持一个标准做事。
  • 5、色字头上一把刀: 意为好色与情欲都会降低人对危机的警觉。
  • 6、偷鸡不成蚀把米: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 7、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词语解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 ]⒈  谓一旦掌权就发号施令。语本唐·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引证解释⒈  谓一旦掌权就发号施令。引语本 唐 朱湾 《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明 顾大典 《青衫记·承璀授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大小三军,听吾号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五回:“三天成殮之后, 龙光 就自己当家。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陆续把些姨娘先打发出去。”聂绀弩 《论发脾气》:“一边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边是‘不怕官,只怕管’,一物降一物,什么人对什么人发脾气,什么人被什么人发,按部就班,毫不假借。”国语辞典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 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⒈  一旦掌权,便号令行事。引《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卜知府本来是个欢喜多事的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行文各属,查取拖欠的数目。」
  • 8、一把抓了两头弗露: 词语解释一把抓了两头弗露[ yī bǎ zhuā le liǎng tóu fú lù ]⒈  俗谚。比喻吝啬。引证解释⒈  俗谚。比喻吝啬。引《何典》第五回:“他做财主婆的时候,一把抓了两头弗露,从无一丝纱綫破费在穷亲眷面上。”
  • 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词语解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yī bǎ yào shi kāi yī bǎ suǒ ]⒈  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引证解释⒈  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引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一:“罗家河 的这一位贫农,如果不是叫他的好朋友去劝,会劝不转的。这叫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10、油锅内添上一把柴: 词语解释油锅内添上一把柴[ yóu guō nèi tiān shàng yī bǎ chái ]⒈  比喻使事态更加严重。引证解释⒈  比喻使事态更加严重。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景先 与夫人商量道:‘儿子已得了病,一个媳妇,还要劝他分床而宿,若 张氏 女子再娶将来,分明是油锅内添上一把柴了。’”
  • 11、新官上任三把火: 1.谓官员新上任﹐总要装腔作势﹐以显威风。亦谓官员刚上任时﹐常要做几件事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和改革时政的决心﹐过后也就一切如旧。
  • 12、偷鸡不着蚀把米: 偷鸡不着蚀把米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1) 以米诱鸡而偷之未成,反而赔了米。比喻图事不成,自己受到损害 英 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try to steal a chicken only to end up losing the rice
  • 13、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 词语解释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 tōu jī bù zháo,fǎn shé yī bǎ mǐ ]⒈  谓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引证解释⒈  谓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引《说唐》第二四回:“罗成 叫 史大奈 取了珠灯,笑道:‘这个毛贼,正是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
  • 14、头发胡子一把抓: 头发胡子一把抓tóufahúzi yībǎ zhuā (1) 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例 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艾芜《南行记》 英 handle different things with same method
  • 1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 词语解释⒈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16、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词语解释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qián rén shī jiǎo,hòu rén bǎ huá ]⒈  比喻前人的失误,后人可以引为教训。引证解释⒈  比喻前人的失误,后人可以引为教训。引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抄》卷六:“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 汉 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国语辞典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qián rén shī jiǎo hòu rén bǎ huá ]⒈  (谚语)​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后人可从中汲取经验。例如:「凡事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只要善加改进,必能渐入佳境。」
  • 17、眉毛胡子一把抓: 眉毛胡子一把抓méimao húzi yì bǎ zhuā (1) 比喻做事马虎,对于不同的对象没有区别对待 英 try to attend to big and small matters as one who grasps the eyebrows and the beard all at once
  • 18、大把: 大把dàbǎ (1) 大批,成批 例 大把捞钱 英 host of;by bulk
  • 19、百把:一百左右。
  • 20、顺把:北京土话,顺利的意思。经常用做否定意义,“不顺把”就是事业上不顺利的意思。
  • 21、憋把:陕西地方用语,愿意指内急、欲上厕所、恶心之意。
  • 22、手把:机车、自行车或某些机器上供手执持、掌控的部分。
  • 23、翻把: 翻把fānbǎ (1) 〈方〉 (2) 被打败的敌对一方,重占上风 例 不让地主翻把 英 take the upper hand again;the defeated gains again the upper hand (3) 不承认说过的话;不认账 英 deny what one has said
  • 24、拿一把: [释义](惯)比喻凭借某种特长或理由进行要挟。[构成]动宾式:拿|一把
  • 25、塑料手把:由塑料产品制成,提起器物的塑料配件,器物的把柄,便于物体提起以及推拉。
  • 拼音bǎ,bà
  • 注音ㄅㄚ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CN
  • 五行

基本释义

bǎ动词(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2) 同本义把,握也。——《说文》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把其袖。——《战国策·燕策》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6) 掌管;控制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8) 给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9) 又如:把与(送给)(10) 按,诊 。如:把脉名词(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2) 又如:草把(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形容词(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介词(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量词(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3) 一握或一小捆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4) 又如:一把韭菜(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7) 另见bà|bà动词(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2) 同本义把,握也。——《说文》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把其袖。——《战国策·燕策》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6) 掌管;控制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8) 给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9) 又如:把与(送给)(10) 按,诊 。如:把脉名词(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2) 又如:草把(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形容词(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介词(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量词(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3) 一握或一小捆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4) 又如:一把韭菜(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7) 另见bà|动词(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2) 同本义把,握也。——《说文》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把其袖。——《战国策·燕策》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6) 掌管;控制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8) 给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9) 又如:把与(送给)(10) 按,诊 。如:把脉名词(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2) 又如:草把(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形容词(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介词(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量词(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3) 一握或一小捆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4) 又如:一把韭菜(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7) 另见b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