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抟的词语
- 1、陈抟: 词语解释⒈ 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生于唐末。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后移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经后人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
- 2、风抟:《庄子.逍遥游》:"﹝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风抟"比喻仕途腾达。
- 3、调抟:理齐扎捆。
- 4、不抟: 不专一;不集中。
- 5、弄月抟风:弄:玩弄;抟:捏聚成团。指以吟咏风花雪月、闲适生活的写作
- 6、九万欲抟空:喻指志向或前程远大
- 7、抟物:抟,一心一意于物。抟物,即对物与事的深研品质,与彻底洞悉的能力。
- 8、抟结:集聚凝结。
- 9、抟埴: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 10、抟治: 1.抟土为砖。
- 11、抟精: 1.集中精神。
- 12、抟飞: 1.盘旋地向上高飞。
- 13、抟饭: 1.捏饭成团。 2.指团成的饭。
- 14、抟丸: 1.见"抟换"。
- 15、抟跃:抟风飞跃。喻迅速高升。
- 16、抟影:犹言捕风捉影。
- 17、抟心壹志:专心一志。
- 18、抟土:1.犹抟埴。 2.指抟土作人。
- 19、抟沙嚼蜡: 比喻空虚而无味。
- 20、抟人:抟土作人。
- 21、抟食: 1.以手捏饭团﹐抓食。
- 22、抟国: 1.聚集国力。
- 23、抟力:集聚力量。
- 24、抟垸: 1.制造陶器。 2.引申指陶冶﹑塑造。
- 25、抟心揖志:专心一志。
- 拼音tuán
- 注音ㄊㄨㄢˊ
- 笔划7
- 繁体摶
- 五笔RFN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2) 同本义抟,圜也。——《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毋抟饭。——《礼记·曲礼上》俊鹘抟水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3) 又如:抟铸(团捏铸造);抟弄(摆弄);抟黍(捏黍成圆形);抟饭(捏饭成团);抟食(手捏饭团而食);抟人(抟土作人);抟沙(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抟泥(捏弄泥团,以为器皿。喻粗陋)(4) 集聚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宋· 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5) 又如:抟力(集聚力量);抟国(聚集国力);抟结(集聚凝结);抟抟(凝聚如团貌);抟聚(集聚);抟据(堆积成团)(6) 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抟飞出南皮。——《文选·范云·赠王中书诗》。注引《庄子》司马注:“抟,圜也。周飞而上,若扶摇也。”(7) 又如:抟云(鼓动翅膀直上青云);抟风(鹏鸟鼓动翅膀、结聚风力而乘风上飞);抟空(盘旋于高空);抟翼(振翅高飞);抟鹏(盘旋在高空的鹏鸟);抟跃(抟风飞跃);抟摇(乘风)(8) 持;凭借 。如:抟控(主持;执持)形容词(1) 圆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周礼·考工记·梓人》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楚辞·屈原·橘颂》(2) 又如:抟抟(圆圆的样子);抟廉(圆润而锐利)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