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押的词语

  • 26、关押: 关押guānyā (1) 禁闭起来 例 把囚犯们关押起来 英 lock (2) 关进监狱 例 犯人关押在第一监狱 英 put in prison
  • 27、句押:拘捕扣押。
  • 28、拘押: 拘押jūyā (1) 拘禁;扣押 英 arrest
  • 29、出押:谓出狱,解除监禁。
  • 30、合辙押韵: 合辙押韵拼音:hé zhé yā yùn解释:形容非常押韵。在萧乾的《吆喝》一文中提到——“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所谓“辙”就是“十三辙”也就是十三个韵部.是北方戏曲唱词所用的韵部。是按照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来分的。因此,"十三辙",就完全可以用作现代诗歌的用韵部。
  • 31、花押印: 1.镌刻草书姓名的印章。始于宋,盛于元。也称元押﹑元戳。元的花押印,其形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蒙古文或花押。其目的在于取信,使人不易辨认摹仿。
  • 32、押塼:层层相压叠的砖墙。
  • 33、押田:也称“抵地”。
  • 34、押题:考试前猜测可能要考的试题并做重点准备。
  • 35、押法:推拿手法名。
  • 36、押尾: 押尾yāwěi (1) 在文书、契约的末尾画押 英 sign; make one's cross on a document
  • 37、押花屏风: 系选大自然植物花卉,经过加工整理,运用特殊的工艺进行脱水、押制干燥处理,使其保持原有的姿彩,人工手工押贴,真空覆膜,再装置到古香古色的屏风框架而成。
  • 38、押地:旧时行为抵押品的田地。使用权并不转移,只用作偿还债款本息的担保。
  • 39、押券:木匣藏券。
  • 40、押岁盘:指旧时除夕长辈给小孩的用盘盛的各种礼物。
  • 41、押麻:监督宣读诏书。唐宋任命大臣的诏书用黄白麻纸,故以麻为诏书的代称。
  • 42、押注:押上赌注。
  • 43、押黄:帖黄的别称。
  • 44、押脚: 1.指书画上名号后或在低处边角上所用的印。 2.在重要电报的末尾署以发报者的密码。
  • 45、押运官: 1.特指押送漕运的官。 2.指一般监督运送货物的官。
  • 46、押狱:狱卒。
  • 47、押引:犹言率领。
  • 48、押期:抵押期限。
  • 49、押水:水路运输的押运人。
  • 50、押宴: 1.亦作"狎燕"。亦作"押燕"。 2.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 拼音
  • 注音ㄧㄚ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L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甲声。本义: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2) 同本义随即押一纸公文。——《水浒全传》(3) 又如:押了花字(押花);押合同(签订合同);押榜(在官府文告上签字);押敕(签署诏令);押文字(签字);押字(签字);押署(签名;画押)(4) 抵押,典当暂且押四百两银子。——《红楼梦》(5) 又如:押月(租赁房屋时先付给房东两个月租金,其中一个月的租金作为预付);押地(旧时作为抵押品的田地);押款(商业用语。以货物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押期(抵押期限);押价(典当或抵押的价格);押保(押出交保)(6) 拘禁,关押 。如:押番(专司捕盗衙役);押司(宋时协助地方官办理案牍、官司等事的属吏);拘押(拘禁;关押)(7) 押送押正旦带枷上。——《窦娥冤》(8) 又如:押水(水路运输的押运人);押发(押送)(9) 下注 。如:押注(押上赌注);押宝(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10) 陪伴 。如:押燕(押宴);押伴(陪伴客使);押宴(陪伴宾客,主持宴会)(11) 执掌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新唐书·百官志》(12) 又如:押寨夫人(压寨夫人);押班(百官朝会时位在班列之首的官员)(13) 通“压”。挤压初生子,便以石押其头使扁。——《晋书·东夷·辰韩传》名词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 。如:阿Q画了押就给毙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