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拒的词语
- 1、婉拒了哈: 婉拒了哈的意思是拒绝别人,有的人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很客气,导致对方假装没听懂,还是一个劲逼迫,这时候可以说“婉拒了哈”。有时候该拒绝就得拒绝,别不好意思,如果想婉拒却怕对方蹬鼻子上脸,可以直接"婉拒了哈”,既能表现自己态度强硬,还能缓解气氛。
- 2、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意思是智谋足会使人拒绝规劝,言辞足会使人掩饰过错。出自《史记·殷本纪》。
- 3、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意思是智谋足会使人拒绝规劝,言辞足会使人掩饰过错。出自《史记·殷本纪》。
- 4、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词语解释⒈ 坦白:无隐瞒。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 5、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词语解释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⒈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引证解释⒈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引明 李贽 《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 英、法、德、日 诸国之商,转运以谋利,其办 美 货而至 中国 者亦不少也,不於用物严其禁,正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终未有达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 成都 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国语辞典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qián mén jù hǔ hòu mén jìn láng ]⒈ 前门打走了虎,后门又进来了狼。比喻祸患接踵而至,处境极为险恶。引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 6、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拦住。原指自以为是,不愿听别人意见。后形容人态度非常傲慢,不愿接近人或与他人合作。
- 7、旅拒: 1.亦作"旅拒"。 2.聚众抗拒;违抗。 3.抵住﹐顶着。 4.矫健貌。
- 8、推拒: 推拒tuījù (1) 推却拒绝 例 她说这话并没有推拒的意思 英 decline
- 9、力拒:竭尽全力地抵御。 竭力拒绝。
- 10、婉拒:委婉地拒绝。
- 11、欲迎还拒:喜欢对方,但又不直白地表露出来。
- 12、陶母拒: 1.陶公。 2.少时,作鱼梁吏。 3.,尝以一坩。 4.鲊。 5.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13、不可抗拒:1.不可以违抗某个人的话或指令,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指不能避免的自然灾害等。 2.无法抵抗或排拒。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 14、左拒:布于左翼的方形军阵。
- 15、俎拒:俎足中央的横木。
- 16、阻拒:推却﹔拒绝。
- 17、右拒:布于右翼的方形军阵。
- 18、拥拒:拦阻。
- 19、迎拒: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
- 20、隐拒:隐瞒抵赖。
- 21、迕拒:违逆;隔阂。
- 22、违拒:亦作'违距'。 违抗;不服从。
- 23、投梭之拒: 《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后以“投梭之拒”为女子拒绝调戏的典故。 亦作:投梭之拒
- 24、螳拒:犹言螳臂当车。
- 25、搪拒:抵御﹐抗拒。
-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笔划7
- 繁体拒
- 五笔RANG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2) 同本义其不可者拒之。——《论语》拒敌也。——《荀子·仲尼》注内以固城,外以拒难。——《荀子·君道》(3) 又如: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4) 拒绝,抵制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5) 又如: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6) 违抗 。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7) 据守 。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8) 占据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清平山堂话本》(9) 向外岔出,横生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韩非子》名词通“矩”。方形阵势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