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指的词语
- 126、指山说磨: 指山说磨zhǐshān-shuōmò (1) 借此说彼。比喻有意回避正题,弄虚作假,哄骗对方 例 为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奴。——《金瓶梅词话》 英 point to a hill and talk about grindstone—make concealed reference to something
- 127、指日可下: 指明日期可以攻下。谓不久即可攻下。
- 128、指东话西: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 129、指象: 谓天以景象示意。
- 130、指指点点:指频繁挑出他人的缺点咄咄逼人,或背后评论人。
- 131、指手点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 132、指手顿脚: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 133、指山卖磨: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亦作:指山说磨
- 134、指日成功: 谓不久即可成功。
- 135、指亲托故: 指为亲戚,假托故旧。谓攀附有权势的人。
- 136、指空话空: 谓故弄玄虚。
- 137、指东说西: 见“指东话西 ”。 犹言指桑骂槐。
- 138、指一说十:指着一说是十。形容夸大其词。
- 139、指天说地:指着天说到地。形容无所不谈
- 140、指东打西:指向东方,打向西方。形容武艺高强,招数变化莫测,出奇制胜。
- 141、遥指空中雁做羹:喻虚情假意。
- 142、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词语解释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yī zhǐ bì mù,bú jiàn tài shān ]⒈ 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引证解释⒈ 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引《宋史·王安礼传》:“今以一指蔽目,虽 泰,华 在前弗之见。”谢觉哉 《关于独立思考》:“凡是不如个人的意的事就死记在心,把它扩大;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143、食指繁多:食指繁多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zhǐ fán duō。
- 144、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词语解释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shāng qí shí zhǐ,bù rú duàn qí yī zhǐ ]⒈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引证解释⒈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引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九节:“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 145、上证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和公布的股票价格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日的股价为基期,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采用市价总额加权计算。1991年7月15日起公布。有上证综合指数和a股指数、b股指数,以及工业、商业、房地产、公用事业、综合等分类指数。1996年7月1日起又公布上证30指数。是反映上海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标。
- 146、十个指头有长短:十个指头有长短,谚语。
- 147、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词语解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⒈ 谓人的言行总是处在众人的监察之下,如有不善,无法掩盖。引证解释⒈ 谓人的言行总是处在众人的监察之下,如有不善,无法掩盖。引《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故君子必诚其意。”亦省作“十目所视”。 唐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序》:“席上有妓,北方之尤者,屡目於生。生感悦之,留赏累月……既而南辕,妓请同行。生曰:‘十目所视,不可不畏。’辞焉。”国语辞典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shí mù suǒ shì shí shǒu suǒ zhǐ ]⒈ 语出比喻一个人的言行,均受到众人的监视注意,不可不慎。引《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宋·陆九渊〈与严泰伯〉三首之一:「古人谓戒谨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庸敢有戏论乎?」《歧路灯·第二一回》:「这谭绍闻也觉得今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心中老大的不安。」
- 148、氢离子浓度指数: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
- 149、千夫所指,无病自死: 词语解释⒈ 千夫:很多人;指:指责。为众人所指责和反对的,必然趋向灭亡。
- 150、屈指而数:形容数量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9
- 繁体指
- 五笔RXJ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指,手指也。——《说文》骈拇枝指。——《庄子·骈拇》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3) 足指也叫做指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4) 近代误写作“趾”(5) 意旨;意向其指极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承从天之指。——《管子·侈靡》。注:“指,意也。”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李广传》乃论六家之要指。——《汉书·司马迁传》(6) 又如:指约(旨意简约);指略(要旨);指象(天以景象示意);指意(指意,意向)(7) 一个手指的宽度 。如:肝大三指;二指宽动词(1) 指向;指着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微指左公。——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右手指卷。——明· 魏学洢《核舟记》(2) 又如:指景(指着太阳,“指日心誓,叹以自明也”);指天誓日(指着天、日发誓,表明心迹);指东划西(指手划脚做手势)(3) 指定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唐· 杜德舆《奉使宜春渡新淦江》(4) 又如:指省(由官员出一笔钱,免去抽签,自己指定任职省分);指克(指定期限);指配(指定许配)(5) 指示辞也者,各指其所也。——《易·系辞上》(6) 又如:指麾(发令调度;指挥);指受(指注。受命,指示,指点);指办(指派办理);指裁(指示,裁夺)(7) 指点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镜花缘》(8) 又如:指顾(手指目顾);指受(指点;传授);指诀(指点要诀);指告(指点晓谕);指喻(指正告知)(9) 指责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10) 又如:指搠(指指点点;指手画脚);指切(指摘;指责);指首(指名告发);指怒(议论指斥)(11) 诬指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水浒全传》(12) 又如:指攀(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妄指(无证诬告)(13) 阐明,陈述 。如:指宜(指事类情。阐明,阐述整理);指申(指陈,指言;陈述,指明)形容词(1) 竖起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3) 通“旨”。美好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