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挢的词语

  • 1、口呿舌挢: 【清】方苞《狱中杂记》
  • 2、夭挢:屈伸貌。
  • 3、舌挢:舌头举起。形容惊异的样子。
  • 4、张嘴挢舌: 1.犹张口结舌。
  • 5、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 6、钳口挢舌: 钳口挢舌qiánkǒu-jiǎoshé (1) 钳口:闭口。挢舌:翘起舌头。形容因吃惊或恐惧而闭嘴翘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英 keep one’s mouth shut
  • 7、挢虔: 1.谓敲诈勒索。《汉书.武帝纪》:"将百姓所安殊路,而挢虔吏因乘势以侵蒸庶邪?何纷然其扰也!"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凡称诈为矫,强取曰虔。"一说为挠扰。参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 2.谓倔强任性。
  • 8、挢挢: 1.出众貌。
  • 9、挢拂:强行纠正。《荀子.臣道》:"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杨倞注:"挢,谓屈其性也;拂,违也。挢拂则身见害,使君有杀贤之名﹐故不为也。"一说,为矫枉弼正。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拂,读为'弼'。"
  • 10、挢诬:欺诈。
  • 11、挢引:伸引手足。谓按摩。用以养生﹑治病。
  • 12、挢制:矫制。谓假托皇帝的命令。
  • 13、挢然: 1.刚强貌。 2.翘起貌。
  • 14、挢舌:舌翘起不能出声。形容畏葸难言或惊讶的样子。
  • 15、挢揉: 用火烤烘,使曲者变直。
  • 16、挢首:矫首﹐举头。
  • 17、挢捎:选取。
  • 18、挢揉造作: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 19、挢发:假托皇帝的命令发兵。
  • 20、挢枉过正: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21、挢抂过正: 1.矫枉过正。谓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22、挢掇:拾取。
  • 23、目瞪舌挢: 目瞪舌挢mù dèng shé jiǎo (1)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或受气而发愣 例 令人想来都不禁惊得目瞪舌挢 英 gaping;stupefied;dumbstruck;be filled with shocked wonder
  • 24、担挢: 高举。
  • 25、瞠目挢舌: 瞠目挢舌chēng mù jiǎo shé (1) 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语塞。形容惊骇的样子 英 stare tongue-tied;stare dumb-founded
  • 拼音jiǎo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TD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伸,举起,翘起 。如:挢舌(舌翘起不能出声。形容畏葸难言或惊讶的样子);挢首(矫首,举头);挢然(翘起的样子);挢引(伸引手足)(2) 通“矫”。纠正挢干欲熟於火而(孰)无赢。——《周礼·考工记·弓人》挢当世,反诸正。——《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可谓挢枉过其正矣。——《汉书·诸侯王表》(3) 又如:挢拂(强行纠正)(4) 通“矫”。诈称;假托知其挢命。——《左传·哀公十四年》五曰挢邦令。——《周礼·秋官·士师》挢制以令天下。——《汉书·高五王传》(5) 又如:挢制(矫制。假托皇帝的命令);挢虔(敲诈勒索);挢诬(欺诈)形容词刚强 。如:挢然(刚强的样子);挢虔(倔强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