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掌的词语

  •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 2、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掴:用巴掌要。打一棒子留下一条痕迹,打一巴掌手掌留下血迹。比喻做事扎实,效果明显。
  • 3、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俗语,意思是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 4、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
  • 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 6、一个巴掌拍不响: 俗谚。比喻引起争吵冲突,双方面都有错。
  • 7、挂掌: 挂掌guàzhǎng (1) 在牲口蹄子上钉掌 英 tap
  • 8、立掌:太极拳招式里面坐腕之意
  • 9、一掌: 一个手掌。多用以喻微小或独力。
  • 10、仙人掌: 仙人掌xiānrénzhǎng (1) 别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分布我国南方各地,野生或栽培 英 cactus
  • 11、通贯掌: 又叫断掌纹,是一种很特殊的掌纹。
  • 12、专掌:专门主管或从事某项工作。
  • 13、主掌: 主掌zhǔzhǎng (1) 主要掌握;主管 例 主掌外交 英 be in charge of
  • 14、治掌:掌管。
  • 15、指掌: 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比喻事情容易办。语出《礼记•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 抵掌,击掌。 手指和手掌。
  • 16、扺掌: 扺掌zhǐzhǎng (1) 击掌 例 扺掌而谈 英 clap
  • 17、职掌: 职掌zhízhǎng (1) 职务上掌管 例 职掌帅印 英 be in charge of;duty
  • 18、执掌: 执掌zhízhǎng (1) 掌握;管理 例 执掌兵权 英 wield;be in control of
  • 19、支掌:宋代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支使与掌书记的并称。
  • 20、运掌:运用在手掌之中。比喻容易。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21、云掌:云片。
  • 22、玉掌: 1.手掌的美称。 2.指承露盘上的仙人掌。
  • 23、易同反掌: 易同反掌yì tóng fǎn zhǎng (1) 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极容易做 例 易同反掌,何往不至。——《北史·裴陀传附裴矩》 英 as easy as pie;as easy as turning off one's hands
  • 24、易如反掌: 易如反掌yìrúfǎnzhǎng (1) 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极容易做 例 易如反掌,何往不至。——《北史·裴陀传附裴矩》 英 as easy as pie;as easy as turning off one's hands
  • 25、一巴掌: 谓五个。一手五指,故云。 用手掌打一下。如:他伸手就是一巴掌。
  • 拼音zhǎng
  • 注音ㄓㄤ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PKR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本义:手掌,手心掌,手中也。——《说文》指其掌。——《论语·八佾》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谏吴王书》(2)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极言容易);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掌文(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3) 脚的底部 。如:脚掌(4)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5) 脚 。如:鸭掌(6) 掌状物 。如:仙人掌(7) 钉在马、驴、骡等蹄子底下的蹄铁 。如:这匹马该钉掌了(8) 又指钉或缝在鞋底后部的补钉 。如:鞋掌(9) 姓动词(1) 用手掌打蹶松析,掌蒺藜。——扬雄《羽猎赋》(2) 又如:掌嘴(3) 主管,负责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4) 又如:掌家(管家);掌土(指掌管工部事务。因古代工部负责土木建造和水利工程等,故称);掌文(掌管文翰);掌计(掌握考核);掌节(掌握节令);掌选(主持选拔举荐);掌礼(主持礼仪);掌灶(主持烹调)(5) 支撑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红楼梦》(6) 又如:掌不住(支撑不住;忍不住)(7) 忍住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红楼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