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掠的词语
- 1、掠袭: 词语解释掠袭[ lüě xí ]⒈ 剽窃抄袭。⒉ 犹飘拂。引证解释⒈ 剽窃抄袭。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荪楼<宪法大纲刍议>》:“至于宪法之重,则更不能专事掠袭,盖本根之制,万法由之故也。”⒉ 犹飘拂。引许地山 《萤灯》:“玉簪和晚香玉底香气不时掠袭过来,更帮助了他们相爱底情。”
- 2、掠理: 词语解释掠理[ lüě lǐ ]⒈ 拷打讯问。引证解释⒈ 拷打讯问。引《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卿虽衔命,固宜申断寃毒,奈何诬枉忠良,强相掠理,令臣谤其君,子证其父。”
- 3、掠考: 词语解释掠考[ lüě kǎo ]⒈ 亦作“掠拷”。⒉ 笞击拷问。考,通“拷”。引证解释⒈ 亦作“掠拷”。笞击拷问。考,通“拷”。引《后汉书·杨终传》:“自 永平 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考寃滥,家属徙边。”《后汉书·梁冀传》:“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餘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貲物少者至於死徙。”《三国志·吴志·吕范传》:“时太妃在 江都,策 遣 范 迎之。 徐州 牧 陶谦 谓 范 为 袁氏 覘候,讽县掠考 范。”《新唐书·窦群传》:“陈登 者,善术,夜过 吉甫 家, 羣 即捕 登 掠考,上言 吉甫 阴事。”
- 4、掠约: 词语解释掠约[ lüě yuē ]⒈ 不经意,随便。引证解释⒈ 不经意,随便。引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他便是寻常笑语,掠约精神,也有许多天厝。”
- 5、游掠:犹游击。
- 6、野掠:谓在郊外掠夺。
- 7、小掠: 方言。扒手。
- 8、洗掠:犹洗劫。
- 9、私掠: 1.私自掠取财物。
- 10、收掠: 收捕拷打。 抢收;收取。
- 11、毒掠:毒刑拷打。掠,笞。
- 12、打掠:用眼扫视。
- 13、擗掠:收拾﹐安置。
- 14、暴掠:抢劫,掠夺。
- 15、搒掠:笞击﹐拷打。
- 16、一掠而过:大多数形容速度很快的样子,尤其是鸟。
- 17、银掠儿:妇女梳妆时的银质拢鬓之物﹐系梳篦之属。
- 18、掠敚: 掠敚lüè duó (1) 凭借暴力抢劫、强取货物(如在战争中) 例 掠敚财物 例 掠敚财产 英 plunder;rob;loot;pilfer;pillage
- 19、掠立:屈打成招,以立罪名。
- 20、掠虚:窃取虚名。
- 21、掠头:梳子。
- 22、掠草:鹞子左翅上的复翎。
- 23、掠海:拂过海面。 行劫海上。
- 24、掠役:占有﹑役使。
- 25、掠卖: 劫掠贩卖人口。
- 拼音lüè
- 注音ˋ
- 笔划11
- 繁体掠
- 五笔ryi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2) 同本义掠,夺取也。——《说文新附》(3) 按:掠是“略”的分别字,以别于经略、简略的略已恶而掠美为昏。——《左传·昭公十四年》输掠其聚。——《左传·昭公二十年》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杜牧《阿房宫赋》(4) 又如:掠美(夺取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掠卤(掳掠,抢夺);掠掇(动手动脚);掠贩的(拐卖人口的人);掠阵(夺取阵地);掠抄(抢劫);掠剩(抢劫后的剩余之物);掠盗(抢劫,抄掠);掠贩(用抢骗等方式贩卖人口)(5) 拷打;拷问毒掠百姓。——《南史·柳仲礼传》(6) 又如:掠治(拷问犯人);掠考(掠拷。笞击拷问);掠杀(拷打而死);掠理(拷打讯问);掠笞(拷打;苔击)(7) 拂过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掠江东南去。——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浮光掠影。——清· 冯班《沧浪诗话纠谬》(8) 又如:掠地(擦过或拂过地面);掠海(拂过海面);掠袭(犹飘拂)(9) 砍伐;砍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水浒传》(10) 梳理镜儿里不住照,把须鬓掠了重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11) 又如:掠子(发篦);掠头(梳子);掠削(梳理齐整貌)(12) 用某种小动作来表明或传达一种感情 。如:他嘴角上掠过一丝微笑(13) 〈方〉∶顺手拿,抄 。如:他掠起一根棒子就打(14) 扔;抛春梅把鞋掠在地下。—— 明· 笑笑生《金瓶梅》(15) 压;商议 。如:掠阵(压阵;助威);掠掇(盘算;策划)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