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探的词语

  • 226、笺探:铨释﹐探讨。
  • 227、探监: 探监tànjiān (1) 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 英 visit a prison
  • 228、探检: 1.犹了解;探索。
  • 229、探捡:勘察。
  • 230、空间探索: 空间探索kōngjiān tànsuǒ (1) 到高空或者宇宙空间去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测量 英 space probe
  • 231、探官茧: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 232、探春茧: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 233、探春远嫁:是《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
  • 234、研幾探赜:幾:隐微,事物苗头;赜:幽深。研讨隐微深奥的学问。
  • 235、研几探赜:研几探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án jī tàn zé,意思是研讨隐微深奥的学问。
  • 236、探骊获珠: 探骊获珠tàn lí huò zhū (1) 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英 write and bring out important points from a mass of facts as one who plucks a pearl from the black dragon
  • 237、探伙:旧时租界的包探。
  • 238、探环:《晋书.羊祜传》:"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后因以"探环"借指转世。
  • 239、探候: 1.侦察;打听。 2.看望问候。
  • 240、喝探:呵止并探查盘问。与旧时戒严呼询口令略同。
  • 241、探龙颔:喻科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
  • 242、探钩: 1.见"探筹投钩"。 2.藏钩。一种古代游戏。
  • 243、探赜钩深: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244、钩探: 1.搜寻探取。
  • 245、狗探汤:比喻前途险恶。
  • 246、勾头探脑:探头探脑。
  • 247、探戈: 英语tango的音译。交际舞的一种。一种步法多变、动作缓慢的舞蹈。起源于中非。
  • 248、探水竿: 1.佛家喻指探测道行深浅之法。
  • 249、探竿影草: 1.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 250、探符: 1.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赤眉军樊崇等欲立帝,求得军中景王的近属后代盆子﹑茂及孝。乃书木片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木片置笥中,盆子等三人依次抽出木片。盆子得符,遂立为帝。后因以"探符"为选立皇帝的典故。 2.泛指抽签。
  • 拼音tàn
  • 注音ㄊ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PWS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2) 同本义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4) 探求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5) 又如:探本(探求根本);探真(探求玄理);探意(探求本意);探微(探索微妙的事理);探源(寻求源头;探求本源)(6) 打听探,试也。——《释言》。注:“刺探尝试。”(7) 又如:探声候气(探听消息,等候动静);探事(探听消息);探讯(探信,打听消息);探侦(打听)(8) 看望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9) 又如:探望;探病(看望病人);探房(新娘过门的次日,娘家人前往看望)(10) 伸出 。如:探爪(探手。伸手);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11) 彻底调查或考察 。如:探穴;探路;探研(探讨研究);探流;探综(探究贯通)(12) 预先支付 。如:探支(预支);探借(预借)(13) 侦察探颐索隐。——《易·系辞上》。疏:“窥探。”(14) 又如:探细(侦察);探刺(暗中侦察);探伺(侦察);探虎穴(冒险);探使(负有侦察任务的使者);探候(侦察打听);探报(谍报)名词侦察人员 。如:敌探;探子;暗探;探人(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探丁(探卒,探兵。军中的侦察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