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支的词语

  • 1、支边: 支边zhībiān (1) 支援边疆建设 例 智力支边 英 assist frontier
  • 2、支石: 见“支机石 ”。
  • 3、列支: 见“列支敦士登”。中欧内陆国。位于莱茵河上游东岸。面积160平方千米。人口2.9万(1991年)。首都瓦杜兹。工业发达。邮票销售和假牙制造闻名世界。旅游业兴盛。
  • 4、正支: 正支zhèngzhī (1) 财政上正项的开支 英 legitimate appropriation (2) 嫡系的支派 英 lineal
  • 5、地支三合:是三地支间的作用。即:申子辰合水,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亥卯未合木。
  • 6、地支相合: 概指地支六合及地支三合局。
  • 7、战略支点:指支撑“筹划和指导全局性、高层次规划”的关键点。
  • 8、纳支法: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又称纳子法。
  • 9、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别部。
  • 10、支位: 次要职位。
  • 11、指支: 犹四肢。
  • 12、支应局: 清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
  • 13、支气管: 支气管zhīqìguǎn (1) 气管与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左右各一,左侧者细长倾斜,右侧者粗而直,异物易于坠入 英 bronchial tube
  • 14、支罗服: 指野萝卜的根。
  • 15、支机女: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上织女。
  • 16、支护: 支护为地下硐室开挖后的稳定及施工安全,而采取的支持、加强或被覆围岩的构件或其他措施的总称。
  • 17、费用支出:费用支出就是花费钱的付出的意思。
  • 18、一支独秀:谓一小部分。
  • 19、五支六对: 俗语,方言。支,支吾;对,答,答话,回答,应对;五支六对,千方百计地去支吾应对。
  • 20、支调: 调度。 打发,使令。 支吾搪塞。 排遣。
  • 21、支支节节: 谓细碎繁琐。
  • 22、地支相害:子未害,不能利润骨肉·丑午,卯辰害,逢旺易怒,缺乏忍耐力,座十二宫弱地,恐有残伤·寅巳害,重金者,废疾缠身·酉戌害,面部易生暗疮.月支害,孤独薄命,女命尤甚·日时害,防老年伤残·。
  • 23、支公好鹤: 《世说·言语》 支公好鹤出自《世说新语》,指给所喜欢的事物一个自由的空间的意思。
  • 24、支公好:晋高僧支道林爱养鹰。后用以为典。
  • 25、孤木难支:俗语。孤,单独;孤木难支,大楼将要倒塌,不是单独的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2) 同本义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3) 枝条。后作“枝”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支叶茂接。——《汉书》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5) 分支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7) 支流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8) 又如:支川(9) 祖宗支系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12) 地支的简称(13) 通“肢”而畅于四支。——《易·坤》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4) 姓动词(1) 支撑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5) 支开,支派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8) 分,分散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10) 〈方〉∶支吾搪塞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量词(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