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支的词语
- 76、支拆: 分摊支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太平天日》:“舡到梧州,四人支拆饭钱外,主于是由梧州搭舡到容圩。”
- 77、支咳:别称支嗽
- 78、支吾其辞: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 79、印度支那:《印度支那》是由雷吉斯·瓦格涅执导,凯瑟琳·德纳芙、文森特·佩雷斯、范林丹主演的剧情片,于1992年4月15日在法国上映。
- 80、支划: 处置;应付。
- 81、坐支:一种财经制度。
- 82、支承座: 在小钢轮的支承座内,装有轴承座、振动轴承和压在轴承座上的端盖。
- 83、党总支:党总支,党总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 84、总支: 总支zǒngzhī (1) 总的支部委员会、党团组织的一级机构 例 党总支、团总支 英 general branch
- 85、一柱难支:一根柱子难于支撑。比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维持艰危的局势;艰巨的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任。
- 86、支柱产业:也称“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生产部门。
- 87、支胄: 宗族的分支。
- 88、支轴:轴中的一种,因此它也是指一种机械零件。
- 89、张支:方言。故意推辞。
- 90、月支:1每月的支出。 2.古代西域国名。
- 91、远支: 1.宗族关系较为疏远的支派。
- 92、语支: 1.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详"语系"。
- 93、一支: 犹一条。常指河流或山脉的支派。 各种学派、流派或宗族的支派,亦名一支。 一肢。支,肢。
- 94、一木难支: 一木难支yīmù-nánzhī (1) 比喻艰巨的事业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胜任的。也比喻一个人不能挽救崩溃之势 英 a single post cannot bear the burden
- 95、要支:腰肢。要﹐"腰"的古字。
- 96、烟支: 亦作“烟脂”。 即胭脂。色红。妇女用以饰容。 指妇女。
- 97、小支: 1.即胡﹐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
- 98、相支: 1.相拒,抵抗。
- 99、素支:箭靶名。
- 100、四支:四肢。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4
- 繁体支
- 五笔FCU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2) 同本义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3) 枝条。后作“枝”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支叶茂接。——《汉书》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5) 分支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7) 支流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8) 又如:支川(9) 祖宗支系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12) 地支的简称(13) 通“肢”而畅于四支。——《易·坤》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4) 姓动词(1) 支撑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5) 支开,支派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8) 分,分散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10) 〈方〉∶支吾搪塞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量词(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