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支的词语

  • 101、私支:为个人而支出公家的款项。
  • 102、实支:实际支出。
  • 103、生扢支: 1.同"生各支"。
  • 104、生支:犹身躯。
  • 105、折支: 折价支付的税款。 弯腰。支,通“肢 ”。
  • 106、三支: 1.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支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2.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 107、橪支: 香草名。
  • 108、亲支: 1.亦作"亲枝"。 2.亲族中的支裔。
  • 109、七支:佛教语。十恶的前七种。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口业: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 110、起支: 1.官署名。北宋承唐末五代之制,以盐铁﹑户部﹑度支三部合为三司。度支掌各种财政开支﹑漕运﹑供应全国费用等。"起支"即为度支的别称,亦指度支使。又用作"发放"解。
  • 111、年支:全年支出。
  • 112、力不能支:力量不能支持。表示事到危难的时候,想要挽救、解决,但力量不够。
  • 113、离支: 1.亦作"离枝"。 2.即荔枝。
  • 114、乐不可支: 乐不可支lèbùkězhī (1) 形容高兴极了 例 一天赚了五十块,见了女儿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 英 overwhelmed with joy;overjoyed;outright glee
  • 115、金支: 1.一种黄金饰品。常施于乐器之上。 2.指代乐器。
  • 116、解支: 1.开支。
  • 117、节支: 节支jiézhī (1) 节约支出 英 save on expenses
  • 118、家支: 四川·凉山等地彝族奴隶制度下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解放前有近百个互不隶属、各有固定地域的黑彝家支。民主改革后,家支制度已不存在。
  • 119、黄支: 1.亦作"黄枝"。 2.古国名。一般以为在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甘吉布勒姆。
  • 120、胡支: 胡支húzhī (1) 乱指使 例 你可别胡支我,让我走冤枉路 英 give directions irresponsibly (2) 乱支吾 英 prevaricate at random
  • 121、过支:超过应支取之数。
  • 122、咯支: 见“咯吱 ”。
  • 123、扢支:象声词。形容断裂声。
  • 124、兑支:支给。
  • 125、度支:规划计算 开支 。 指经费开支。 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指经商。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2) 同本义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3) 枝条。后作“枝”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支叶茂接。——《汉书》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5) 分支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7) 支流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8) 又如:支川(9) 祖宗支系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12) 地支的简称(13) 通“肢”而畅于四支。——《易·坤》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4) 姓动词(1) 支撑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5) 支开,支派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8) 分,分散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10) 〈方〉∶支吾搪塞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量词(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