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放的词语
- 101、高放:清高而豪放。
- 102、大鸣大放:群众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10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词语解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⒈ 原为佛教禅宗劝人修行的话,后用来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例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儿女英雄传》英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a wrong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one gives up evil;引证解释⒈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比喻只要真心改恶从善,就可成为好人。引《朱子语类》卷三十:“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夫佛法广大,容人懺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吴晗 《论法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你们唱得太多的滥调,也可以立地成佛。”国语辞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 ]⒈ (谚语)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后比喻只要真心改恶从善,便立即成为好人。也作「放下屠刀便成佛」。引《朱子语类·卷三〇·论语·雍也篇》:「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有过能不贰,直是难。」《镜花缘·第一〇回》:「此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可见上天原许众生回心向善的。」英语lay down butcher's knife, become a Buddha on the spot (idiom); instant rehabilitation, to repent and be absolved of one's crimes
- 104、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词语解释⒈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 105、放汤: 放汤fàngtāng (1) 曲艺术语。北方说书演员用扣子失当,而未能使听众“入扣”,叫做放汤。参见“扣子” 英 fail to create suspense intended with an abrupt break in a story
- 106、放枭囚凤: 词语解释⒈ 枭:鸱鸮,猫头鹰一类,被认为是恶鸟。把鸱鸮放走,却关起了凤凰。比喻纵容凶恶,虐待贤良。
- 107、飞放: 1.纵鹰隼捕猎。 2.很快放出。
- 108、放朝: 1.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参,谓之"放朝"。本唐制,后朝因之。 2.谓群臣朝参毕退朝。 3.谓让群臣入朝朝参。
- 109、放大镜:凸透镜的通称。
- 110、放发: 披散头发。
- 111、放课:下课;放学。
- 112、放絶: 词语解释⒈ 废弃。
- 113、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词语解释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療)[ fàng shè xìng tóng wèi sù zhì liáo ]⒈ 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疾病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有镭(ra)、钴60、铯137、铱192、金198、钽182、锶90。在对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β和γ射线,特别是γ射线。
- 114、放在眼里:放在眼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ɡ zài yǎn lǐ。
- 115、放子: 被放逐的人。
- 116、放诸四海而皆准: 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
- 117、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之四海而皆准fàng zhī sìhǎi ér jiē zhǔn (1) 四海,指全国各处,后也指世界各处。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会错 英 be everywhere(universally) applicable
- 118、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词语解释⒈ 穷:没有出路。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深山里,放出老虎来护卫自己。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 119、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词语解释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⒈ 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引证解释⒈ 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羣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餘万,无非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无粮同饿,得肉均分。”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三折:“写着道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图财致命,你死我活。”明 朱有燉 《仗义疏财》:“俺山中快乐,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千自由,百自在。”《说唐》第十二回:“这 齐国远 自幼落草,只晓得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那里晓得圆情的事?”
- 1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词语解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ǎi huā qí fàng,bǎi jiā zhēng míng ]⒈ 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引证解释⒈ 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引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成语解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121、下放: 下放xiàfàng (1) 把权力交给下层机构 英 transfer to a lower level (2) 把干部送到下层机构工作或送到农村、工矿、边疆去锻炼 英 transfer (cadres,etc.)to work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or to do manual labour in the countryside or in a factory
- 122、流放: 流放liúfàng (1) 古时一种刑罚,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区去 例 流放到边疆 英 banish;send into exile (2) [dowmstream]:原木放在江河中顺流运输 例 顺江流放木材 英 float[logs
- 123、开放: 开放kāifàng (1) 花蕾张开 例 花苞开放了 英 come into bloom;unfold (2) 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允许进入 例 公园今天不开放 英 lift a ban;lift a restriction
- 124、回放: 重新播放已经播放过的镜头。也指重新放映已经拍摄下来的镜头。
- 125、放弃: 放弃fàngqì (1) 丢掉;不坚持 例 他继承了财产又放弃了 英 abandon;give up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放
- 五笔YT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2) 同本义放,逐也。——《说文》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5) 舍弃;废置放,弃也。——《小尔雅》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7) 解除约束;释放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9) 免去;免除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11) 放纵,恣纵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14) 发放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16) 搁置;放下放,置也。——《广雅》无放饭。——《礼记·曲礼》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30) 通“方”。并船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32) 发射;放射;发出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36) 通“妨”(fáng)。阻碍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37) 通“仿”(fǎng)(38) 模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40) 相似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副词通“方”。正当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