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政的词语

  • 7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简称“古典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
  • 77、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简称“庸俗经济学”。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18、19世纪之交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阶级斗争的激化而产生。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这种经济学流派很多,其实质是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庸俗化,否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 7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的宪法、法律,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战斗力的提高,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 7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或“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年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订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年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8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 81、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11月9日(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腐败无能的督政府,建立以他为首的执政府。从此开始了拿破仑长达十五年的军事独裁统治。
  • 82、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领导核心机构。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与其常务委员会一起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领导中央书记处工作,负责召集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 83、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立格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 84、政教合一:统理政治与宗教两权的政治制度。
  • 85、贵族政治: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
  • 86、财政资金: 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运用价值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形成归国家集中或非集中支配,并用于指定用途的资金。
  • 87、政制:政治制度。
  • 88、政见: 政见zhèngjiàn (1) 政治主张;政治见解 例 政见不合 英 political view
  • 89、政教: 政教zhèngjiào (1) 指刑赏与教化 英 penalty and civilized intercourse
  • 90、政典: 记载治国的典章或制度的书籍。 指政策和制度。
  • 91、政议: 严正批评。政,通“正 ”。 关于政事的讨论。
  • 92、政俗: 政治与风俗。
  • 93、政条:犹政令。
  • 94、政雄: 指杰出的政治人物。
  • 95、政论: 政论zhènglùn (1) 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英 political comment
  • 96、政历: 历法。 政治历史的简称。
  • 97、政术: 政治方略。
  • 98、政刑: 政令和刑罚。
  • 99、谭政: 词语解释⒈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湘乡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组织部部长、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曾参与领导辽沈、平津战役中的政治工作。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100、政迹: 1.亦作"政迹"。 2.旧时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迹。 3.犹政绩。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HT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2) 同本义政,正也。——《说文》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 秋瑾《致琴文书》(3) 又如:正己(4) 主持政事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5)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名词(1) 政治;政事其政不获。——《诗·大雅·皇矣》。释文:“政,政教也。”使帅其属而掌邦政。——《周礼·夏官》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元政紊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言时政者。——清· 张廷玉《明史》沽名乱政。(2) 又如:政化(政治和教化);政地(处理政事的地方);政争(政治斗争);政役(政事役使);政拙(拙于政事);政制(政治制度);政俗(政治与风俗)(3)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如:民政;邮政;财政(4)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如:家政;校政(5) 政策;法令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袁有守多惠政。——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6) 又如:政刑(政令和刑罚);政典(政策和制度);政条(政令);政道(施政的方略)(7) 官长;主事者政诸侯。——《墨子·非命上》以为大政。——《左传·昭公十五年》周公作立政。——《书·立政》(8) 又如:学政;盐政(9) 旧说做官一任为一政 。如:历官七政(10) 政权州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韩非子·内储说下》(11) 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12) 朝廷;政府机关在其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脱脱《宋史》(1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