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敕的词语

  • 51、奉敕:亦作'奉勑'。亦作'奉勅'。奉皇帝的命令。 指奉师长之命。
  • 52、发日敕: 1.唐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
  • 53、发敕: 1.唐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
  • 54、敦敕: 1.督察敕戒。
  • 55、刀敕: 1.亦作"刀勅"。 2.捉刀应敕的省称。借指权臣。
  • 56、赐敕:下诏令。
  • 57、棰敕: 1.鞭打训诫。
  • 58、出敕: 1.出示帝王的诏书。
  • 59、遗令敕子: 一首汉朝短文。
  • 60、墨敕斜封:用斜封下达的墨敕。唐中宗时权宠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用斜封付中书执行,时人称为斜封官。
  • 61、明罚敕法: 严明刑罚,整饬法度。
  • 62、诰敕房: 1.官署名。清置。负责起草和缮写皇帝诏令。
  • 63、敕号: 帝王颁赐称号。
  • 64、敕甲: 五代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 65、敕格:朝廷颁定的律法。
  • 66、敕警:犹警戒。
  • 67、敕条: 朝廷所颁列的法律条款。
  • 68、敕宪: 教令。
  • 69、敕目: 任命官员的名单。
  • 70、敕教:帝王的命令。
  • 71、敕法:整饬法令。
  • 72、敕画: 1.犹敕令,诏命。因诏敕须押字判行,故称。
  • 73、敕黄: 敕书。用黄纸书写,故名。
  • 74、敕印:敕符,印信。
  • 75、敕许: 敕命准许。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KIT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攴(pū),束声。本义:告诫,嘱咐)(2) 同本义敕,诫也。——《说文》敕天之命。——《虞书》(3) 又如:敕晓(告戒晓谕);敕谕天下(朝廷告谕全国);敕戒(警戒,教诫)(4) 通“饬”。整治;整饬既匡既敕。——《诗·小雅·楚茨》君子以明罚勅法。——《易·噬嗑》敕身齐戒。——《汉书·礼乐志》惧余身之未敕。——《后汉书·张衡传》(5) 又如:敕法(整饬法令);敕设(整饬周备)(6) 委任,任命 。如:敕目(任命官员的名单)(7) 皇帝下命令 。如:敕赐(皇帝命令赐与);敕许(敕命准许)名词(1)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2) 又如:敕书(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命(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敕符(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