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敦的词语

  • 176、敦煌曲子词集:词总集。
  • 177、敦煌石室: 亦称“敦煌石窟”。
  • 178、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Dūnhuáng Shíkū (1) 在甘肃省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现存最早的窟是十六国北凉开凿的,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开凿,现存有 492 个窟 英 the Dunhuang Grottes
  • 179、敦煌五龙:晋代敦煌人索靖﹑泛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
  • 180、敦化: 谓仁爱敦厚,化生万物。
  • 181、敦护: 劝勉回护。
  • 182、朴实敦厚: 诚实忠厚。
  • 183、闻融敦厚:待人温和宽厚。
  • 184、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wēnróu-dūnhòu (1) 待人接物秉性平和 英 placid
  • 185、敦厚: 敦厚dūnhòu (1) 脾气和性情憨厚,忠厚 例 她为人温柔敦厚 英 honest and sincere
  • 186、敦厚周慎:待人温和宽厚。
  • 187、厚敦敦: 1.亦作"厚墩墩"。 2.形容很厚实。
  • 188、厚厚敦敦: 形容很厚实。
  • 189、黑不楞敦: 方言。形容黑而粗壮。
  • 190、可贺敦: 1.亦省作"可敦"。 2.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对可汗妻的称呼。
  • 191、敦好: 和睦友好。
  • 192、敦害: 1.怨怒妒忌。
  • 193、哈敦: 1.亦作"哈屯"。 2.蒙古语。娘子;王妃。
  • 194、敦瓜: 《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 195、敦默寡言: 稳重而少言语。
  • 196、敦故: 谓亲厚故旧。
  • 197、敦固: 坚定不移。 敦厚坚贞。
  • 198、敦弓: 雕饰之弓。为古代帝王所专用。
  • 199、敦阜:土的别称。
  • 200、覆敦: 1.指状如覆盂的山丘。
  • 拼音dūn,duì
  • 注音ㄉㄨㄣ,ㄉ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BTY
  • 五行

基本释义

dūn名词(1) 古代食器 。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2) 另见dūnduì形容词(1)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2)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乐者敦和。——《礼记·乐记》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敦外亲。——《汉书·鲍宣传》(3)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4) 厚实使虞敦匠。——《孟子·公孙丑下》。注:“敦匠,厚作棺也。”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尔雅·释丘》(5) 又如:敦实的身材;敦丘(一层的小山丘);敦崇(结实高大);敦然(粗厚结实);敦密(厚实密致);敦敦实实(身体壮实)(6) 勤勉,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荀子·荣辱》(7) 又如:敦习(敦学。勤勉学习);敦敦(孜孜不息);敦比(孜孜不息地工作)(8) 友谊深厚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谢灵运《入彭蠡湖口》(9) 又如:敦故(敦旧。亲厚故旧);敦序(亲睦和顺);敦伦(夫妻间的性生活)(10) 丰富,丰厚敦厐纯固于是乎成。——《国语·周语上》民生敦厐。——《左传·成公十六年》(11) 又如:敦物(丰富的物产);敦庞(丰厚富足;同“敦厐”)动词(1) 督促;管理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孙丑下》(2) 又如:敦逼(催促逼迫);敦率(遵守,恪守);敦比(治理;办理);敦世厉俗(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3) 劝导并勉励敦众神使式道兮。——《汉书·扬雄传》(4) 又如:敦晓(劝勉开导);敦诱(劝勉诱导);敦教(勉励教诲)(5) 注重 。如:敦教(注重礼教);敦友(重视友情)(6) 推崇,崇尚 。如:敦乐(崇尚音乐);敦奖(推崇褒扬);敦礼(尊崇礼教);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7) 另见du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