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斐的词语
- 1、斐济: 词语解释⒈ 大洋洲岛国。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83万平方千米。人口78.4万(1994年)。首都苏瓦。主要岛屿为火山岛。属热带海洋气候。种植甘蔗。制糖业和旅游业为两大经济部门。
- 2、周斐:1.游猎地区一种用桦木树皮构筑的轻便可移的屋子。 2.人名。
- 3、依斐:1.云盛貌。 2.依斐属于深圳市三好礼品有限公司申请创建的商标名,国际分类有:16类、28类。
- 4、萋斐:花纹错杂貌。
- 5、亹斐:勤勉。
- 6、狂斐: 《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朱熹集注:“狂简,志大而略于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后以“狂斐”谓立意高远,文采斐然。 指狂妄无知者率而操觚或肆言无忌。 用为自谦之词。 犹放浪。
- 7、成绩斐然:形容人很有成就,成绩突出。
- 8、文采斐然: 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说一个人文采好。
- 9、才情斐然: 指才思,才华显著,往大了理解既有文采飞扬之意,又有情怀、情感丰富之意。
- 10、萋斐成锦:带有贝壳花纹的锦缎。比喻花言巧语,罗织罪名,诬陷别人。
- 11、拉斐尔前派:前拉斐尔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被译为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
- 12、营蝇斐锦:比喻谗人颠倒黑白,诽谤诬陷,入人于罪。
- 13、斐然可观:斐然:有文采的样子。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著
- 14、斐扬派:斐扬派(Feuillants)是法国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
- 15、斐尾:犹斐亹。
- 16、斐斖:亦作'斐斖'。文彩绚丽貌。
- 17、斐韡:鲜明貌。
- 18、斐亹:亦作'斐斖'。文彩绚丽貌。
- 19、斐什:优美的诗文。
- 20、斐兰:小孩玩的一种弓。
- 21、斐锦:色彩错杂的锦文。比喻谗人的诽谤。语本《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郑玄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
- 22、斐斐:文采华美的样子。 2.轻淡貌。
- 23、斐如:斐然。文彩繁盛貌。
- 24、斐然向风:形容人们景仰对方的德政或良好的风尚。
- 25、斐美:优美。
- 拼音fěi,fēi
- 注音ㄈㄟˇ,ㄈㄟ
- 笔划12
- 繁体斐
- 五笔DJD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fěi形容词(1)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2) 同本义斐,分别文也。——《说文》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易·革》有斐君子。——《礼记·大学》。注:“有文章貌也。”斐然成章。——《论语》萋兮斐兮。——《诗·小雅·巷伯》(3) 有文采的 。如:斐尔(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富有文采,文章可观)|fēi形容词(1)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2) 同本义斐,分别文也。——《说文》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易·革》有斐君子。——《礼记·大学》。注:“有文章貌也。”斐然成章。——《论语》萋兮斐兮。——《诗·小雅·巷伯》(3) 有文采的 。如:斐尔(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富有文采,文章可观)|形容词(1)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2) 同本义斐,分别文也。——《说文》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易·革》有斐君子。——《礼记·大学》。注:“有文章貌也。”斐然成章。——《论语》萋兮斐兮。——《诗·小雅·巷伯》(3) 有文采的 。如:斐尔(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富有文采,文章可观)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