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斧的词语

  • 101、斧斨:泛指各种斧子。
  • 102、斧砧: 1.见"斧碪"。
  • 103、斧依: 1.见"斧扆"。
  • 104、斧镬: 1.斫人﹑煮人的刑具。亦谓用斧斫﹑用镬煮﹐泛指极严酷之刑。
  • 105、斧碪: 1.亦作"斧砧"。 2.即斧锧。
  • 106、斧断: 1.汉武帝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
  • 107、斧螗:螳螂斧状的前肢。
  • 108、斧琢: 1.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 109、斧戉:〈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 110、斧子:砍竹、木等用的工具。
  • 111、斧遂: 1.上古部落名。
  • 112、斧锧: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
  • 113、斧资: 1.即资斧。旅费。
  • 114、斧政:1.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2. 亦作“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 115、斧破斨缺:指武器破损残缺。
  • 116、斧车:载斧之车。皇帝的重要使者出行时用作导引。
  • 117、斧钺之诛: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 118、斧釿: 1.见"斧斤"。
  • 119、斧藻: 指梁楹上刻画的文饰图案。 修饰。
  • 120、斧削:〈书〉斧正。
  • 121、斧钺汤镬:指各种酷刑。
  • 122、斧扆: 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 123、斧柯:斧柄。 喻指权柄。 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山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 124、斧凿痕: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 125、斧钺:〈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QR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2) 同本义斧,斫也。——《说文》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4)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斧谓之黼。——《尔雅·释器》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负斧扆。——《文选·张衡·东京赋》(5) 又如:斧藻动词(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2) 又如:斧木(3) 删改;修饰 。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