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断的词语

  • 51、意断恩绝:情义和恩情断绝
  • 52、意断:主观武断。
  • 53、义断恩绝: 谓情谊完全决裂。
  • 54、义断:秉公断事。
  • 55、英明果断:思想出色明智,做事果敢。
  • 56、下断语:作出判断。
  • 57、下断:判决。
  • 58、闲断: 1.亦作"间断"。 2.(连续的事物)中间隔断,不相连接。
  • 59、雄断: 1.英明的决断。
  • 60、心断: 1.犹心碎。
  • 61、堂断: 旧时官吏审理诉讼案件的判决书。
  • 62、同心断金:《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
  • 63、土断: 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
  • 64、思断义绝: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 65、山穷水断: 山穷水断shān qióng shuǐ duàn (1) 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英 where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end—at the end of one's rope
  • 66、圣断: 1.帝王的决断。
  • 67、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词语解释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shāng qí shí zhǐ,bù rú duàn qí yī zhǐ ]⒈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引证解释⒈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引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九节:“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 68、深大断裂: 词语解释⒈  地壳上规模巨大并向下深切的线形断裂带。发育时期很长,区域延伸可达上千千米,最深可切穿地壳伸入地幔,一般是不同大地构造的分界,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浆活动带和内生矿床成矿带。较著名的有东非裂谷、洋中脊裂谷及中国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带、郯城庐江深断裂带等。
  • 69、识断:见地和决断。
  • 70、神断: 1.神明所裁断。 2.英明的决断。
  • 71、生生不断: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断:没有中断。不断地生长、繁殖。
  • 72、气断: 1.犹言魄力。
  • 73、曲断: 谓由下层决断公事。曲,乡曲。 枉法判决。
  • 74、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75、清官难断家务事: 俗语。谓家庭事务错综复杂,虽廉洁公正的官吏亦难论断其是非。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NR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2) 同本义断,截也。——《说文》断木为杵。——《易·系辞下》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4) 断开;断绝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6) 拦截;拦劫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8) 判断;裁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10) 分;区分;划分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14) 斩杀,宰杀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副词(1) 绝对;一定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形容词(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