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旃的词语
- 1、张旃: 1.见"张旜"。
- 2、使旃:犹言执掌使官之职。旃,纯赤色的曲柄旗。
- 3、曲旃:用整幅帛制成的曲柄长幡。
- 4、桡旃:轻柔飘荡的旗帜。
- 5、靡旃:谓日光照耀下﹐旌旗的影子没有移动。形容经历的时间很短。
- 6、虹旃:彩旗。
- 7、行旃:帝王或高官出行时所树的大旗。
- 8、白旃: 1.白色粗毛织物。旃﹐同"毡"。
- 9、旃常:指旃与常
- 10、旃帐:北方游牧民族所用的毡制帐篷。犹蒙古包。
- 11、旃席:毡席;毛毡。
- 12、旃衣: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
- 13、旃厦: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
- 14、旃车:毡篷车。
- 15、优旃:战国秦国优人。身材短小,善戏谑笑谈。曾讽谏秦始皇修苑囿﹑秦二世漆城。事见《史记.滑稽列传》。春秋齐国优人。
- 16、旃茵: 1.毡制的褥子或坐垫。
- 17、乙旃:复姓。北魏有乙旃眷。见《魏书.官氏志》﹑《晋书.姚泓载记》。
- 18、广夏细旃: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毡同。'
- 19、细旃: 1.细织之毛毡。
- 20、旃荼罗: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
- 21、旃檀: 旃檀zhāntán (1) 古书上指檀香 英 sandal(wood)
- 22、旃檀佛像:亦作"旃檀瑞像"。
- 23、尚慎旃哉:还要谨慎小心啊。
- 24、旃蒻: 1.指毛﹑蒲之类制成的垫子。
- 25、旃檀瑞像: 1.檀香木刻的释迦牟尼像。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10
- 繁体旃
- 五笔YTM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2) 同本义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说文》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释名·释兵》置旃以为辕门。——《谷梁传·昭公八年》(3) 亦泛指旌旗收功单于旃。——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4) 又如:旃帛(红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帜);旃戎(军旅)(5) 毛织品。通“毡”不知其可以为旃也。——《淮南子·齐俗》被旃裘。——《史记·匈奴传》旃毛并咽之。——《汉书·李广苏建传》(6) 又如:旃席(毡帐);旃衣(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旃车(毡篷车);旃席(毡席;毛毡)助词(1) 之、焉二字的合读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诗·魏风·陟岵》。马瑞辰通释:“之、旃一声之转,又为‘之焉’之合声,故旃训‘之’,又训‘焉’。”(2) 又如:勉旃(希望你奋发有为)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