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日的词语

  • 1626、日炙风吹:太阳烤,烈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亦作“日炙风筛”。
  • 1627、风吹日晒:狂风吹,烈日晒。形容无所遮挡。如: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这些木桩都腐朽了。
  • 1628、四日市哮喘:四日市哮喘(【医】Yokkachi asthma)是以阻塞性呼吸道疾患为特征的一种公害病,以支气管哮喘为主要症状。
  • 1629、日没处天子: 隋·唐时日本对中国皇帝的称呼。
  • 1630、日出处天子: 隋·唐时日本国王的自称。
  • 1631、出日: 1.朝日。 2.日出之处。
  • 1632、出头之日: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 1633、日月其除: 1.日月流逝。谓光阴不待人。
  • 1634、除日: 旧时指黄道吉日中的一个日子。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 1635、旭日初升: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 1636、初日:刚升起的太阳。
  • 1637、初日芙蓉:犹初发芙蓉。
  • 1638、三日入厨:古代风俗,新娘结婚三日后到厨房做饭。借指初入社会或刚任职。
  • 1639、酬生日:谓生日宴请客人。
  • 1640、畴日: 畴日chóurì (1) 昔日,往日,以前 例 感平生于畴日。——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in old days;in bygone days
  • 1641、己丑日: 中国干支历法中的第二十六天。
  • 1642、崇日: 1.终日。一天的时间。崇,通"终"。
  • 1643、冲日:天文学名词。谓外行星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
  • 1644、赤鸟夹日:《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后因以"赤鸟夹日"为不祥之兆。
  • 1645、赤口日:旧时阴阳家所定禁忌日之一,谓其日主有斗讼之事。
  • 1646、赤日: 1.红日;烈日。 2.比喻天子。
  • 1647、发日敕: 1.唐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
  • 1648、旷日持久: 旷日持久kuàngrì-chíjiǔ (1) 又称旷日弥久。旷:拖延。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例 一场旷日持久非决定性的战争 英 protracted;prolonged;long-drawn-out
  • 1649、迟日旷久:犹言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 1650、迟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2) 同本义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离为日,为火。——《易·说卦》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4) 白天,白昼夏之日。——《诗·唐风·葛生》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8) 一昼夜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教子数日。——《礼记·内则》(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10) 时间,光阴(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12) 日本的简称 。如:中日文化交流副词(1) 每日,每天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3) 他日,改天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4) 往日,从前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