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明的词语
- 226、明槍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词语解释⒈ 见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 227、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词语解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míng qiāng yì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⒈ 亦作“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引证解释⒈ 见“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国语辞典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míng qiāng yì duǒ àn jiàn nán fáng ]⒈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而暗中的攻击比较难以提防。也作「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引《平妖传·第三回》:「解下弓来,搭上箭,弓开的满,箭去的疾,看正狐身,飕的射去,叫声:『著!』正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正中了狐的左腿。」
- 228、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词语解释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⒈ 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引证解释⒈ 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谓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刧难于防备。引明 西湖居士 《郁轮袍·报捷》:“正是计似鬼魅莫测,心如蛇蝎凶伤,教他明枪易躲,果然暗箭难防。”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俗话说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谁能预料到对方不乘机来暗算呢?”国语辞典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míng qiāng hǎo duǒ àn jiàn nán fáng ]⒈ (谚语)明处射来的枪容易及时躲开,暗中射来的箭却难以提防。常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而暗中的攻击比较难以提防。元·无名氏也作「明枪易趓,暗箭难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明鎗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明鎗易躲,暗箭难逃」。引《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
- 229、明齐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 230、明弃暗取: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
- 231、明齐: 亦称“明齍”。亦称“明齐”。
- 23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词语解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⒈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暗,也写作“暗”。栈道,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通道。引证解释⒈ 指 刘邦 将从 汉中 出兵攻 项羽 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 陈仓,取得胜利。暗,也写作“闇”。栈道,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通道。 陈仓,古县名,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引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 樊 噲明脩栈道,俺可暗度 陈仓 古道。这 楚 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 陈仓 古道抄截,杀他箇措手不及也。”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 韩信 之计,明修栈道,闇度 陈仓,攻完 三秦,劫取五国。”后因称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或暗地进行活动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 陈仓 ’,先説定了我的事,然后好借重我爹妈给他作个月下老人,联成一床三好,也定不得。”
- 23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词语解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⒈ 指刘邦听从张良计谋,在往南郑途中将所经栈道焚毁,表示不再回关中,以消除项羽疑心;尔后绕道出兵,在陈仓击破章邯军,复归咸阳之事。后以此比喻从正面迷惑对方,暗地进行突然袭击。例此是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金瓶梅词话》英pretend to prepare to advance along one path while secretly going along another; do one thing under cover of another;国语辞典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míng xiū zhàn dào àn dù chén cāng ]⒈ 比喻以明显、不相干的行动吸引对方的注意,而私下采取其他行动,达成目的。引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 234、明行: 良好的行为。
- 235、明信公子: 词语解释⒈ 印章的别名。
- 236、明眼人: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的人;有见识的人。
- 237、明眼: 1.使眼睛明亮。 2.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有见识。 3.清明节以柳条插门的习俗。
- 238、明白如话: 词语解释⒈ 形容诗文通俗易懂,像唠家常一样。
- 239、明白如画: 词语解释⒈ 像画一样清楚明白。
- 240、明白人: 明白人míngbairén (1) 对知事明理者的通俗称呼 英 sensible person
- 241、明安: 女真族部落组织和金代军事编制名。
- 242、明教不变: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 243、明表:鲜明的榜样﹑表率。
- 244、明本: 1.明白所为之事之"本",如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什么效果等。 2.明代的刻本。详"明版"。
- 245、明保: 1.尽力保护;佑助勉励。明,通"勉"。 2.清制,京外大臣推荐有才能的人或叙录有功劳的官员,请求以某项官职任用或加以某项荣典,奏报以后,交吏部审议,称为"明保"。如有特殊才能请求破格录用的,称为密保。
- 246、明经:1.通晓经术。《汉书·刘向传》:“更生 年少於 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 更生 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漯水 又东逕 汉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 秦 博士。秦 坑儒士,伏生 隐焉。”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夏侯胜 以明经取青紫语门人,臣尝鄙之,何敢復以此耸诱其徒。”2.汉 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 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 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今请杂取前代之制,立明经一科,以畅达教恉,阐发大义,能以今日新政,证合古经者为及格。”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一》、《文献通考·选举四》、清 顾炎武《日知录·明经》。 3.明 清 对贡生的尊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 陆氏 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石门 隋岑庵 先生,是老明经。”
- 247、明解: 1.熟悉,明了。 2.明达,对事理认识透彻。
- 248、明节: 1.表彰节烈。 2.表明节操。
- 249、明里抱拳,暗里踢腿: 词语解释⒈ 抱拳:古代的一种礼节。比喻当面恭维,背后使坏。
- 250、明离: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指光明照耀。 指太子。 帐名。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四:“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伤痕也……置丽娟于明离之帐,恐尘垢污其体也。”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