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曳的词语

  • 1、逾曳:亦作'踰曳'。跳越。
  • 2、臾曳:牵掣。
  • 3、游曳:犹飘动。
  • 4、引曳:牵拉。
  • 5、顿曳:牵引拖拉。顿,通"扽"。
  • 6、白曳:白卷。喻胸无点墨。
  • 7、举前曳踵:曳:拖;踵:脚后跟。拖着脚后跟向前迈步。形容谨慎小心,缩手缩脚的样子。
  • 8、泥涂曳尾: 《庄子》 泥涂曳尾,读音为ní tú yè wěi,释义为形容乌龟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的样子,比喻自由自在、闲散舒适的平民生活。平凡的但自由自在而舒适的生活。出处为《庄子》外篇·卷六下《秋水》。
  • 9、弃甲曳兵: 弃甲曳兵qìjiǎ-yèbīng (1) 扔掉盔甲,拖着兵器,形容大败而逃的狼狈相 英 throw away their armor(英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 10、簪星曳月:形容佩带光彩耀眼。出自唐褚载 《赠道士》。
  • 11、纡金曳紫:佩带金印紫绶。谓身居高位。
  • 12、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
  • 13、衣不曳地:衣衫短小不能曳地。形容衣着朴素。
  • 14、龟曳尾:《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 15、曳石:曳石又称“太平石”,用来纪念戚继光及义乌将士抗倭胜利,并祈求平安。
  • 16、曳物线:又称“追迹曲线”、“犬线”。用长度为a的细绳,一端系一物体p,另一端q自点o出发,沿着过点o的一条直线l分别向两个方向运动,则点p的轨迹称为曳物线。取点o为原点,直线l为y轴,设点p的初始位置为a(a,o),则曳物线的参数方程为x=acosφy=alntgφ2+π4-asinφ,参数φ是切线pq和x轴的夹角。其普通方程为y=alna±a^2-x^2aa^2-x^2。直线l是它的渐近线。
  • 17、曳革:拖着鞋子。革,革履。
  • 18、曳足: 曳足yèzú (1) 坐或站时用脚在地上拖来拖去 英 scuff
  • 19、曳引机:拖拉机。
  • 20、曳组: 1.犹佩印。古代佩印用组绶,因以曳组为佩印的代称。
  • 21、曳引:拉,牵引。
  • 22、曳地: 拖地。 倒卧在地。
  • 23、曳踵: 谓拖着脚后跟,使足不离地,小步行走。 犹接踵。
  • 24、曳行: 1.摇摇晃晃地行走。
  • 25、曳兵弃甲: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 拼音
  • 注音ㄧㄝ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XE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2) 同本义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车轮曳踵。——《礼记·曲礼》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4) 穿着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诗·唐风》。孔颖达疏:“娄、曳俱是著衣之事。”骄侈不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肉,放于声乐以自娱。——《新唐书》(5) 又如:曳缟(穿白绢衣服);曳娄(穿戴)(6) 飘摇 。如:摇曳;曳曳的(飘飘悠悠);曳曳(飘动的样子);曳动(摇动,飘荡);曳影(犹摇影)(7) 率领孙子命 章子曳兵与 燕兵对阵。——《乐毅图齐平话》形容词困顿,精力衰竭贫而不衰, 贱而不恨, 年虽疲曳, 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