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曾的词语
- 76、高曾规矩:祖宗留下来的成法。
- 77、曾經: 曾经céngjīng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例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例 我曾经到过北京 英 have already
- 78、曾今:“曾今”,是"曾经"的笔误。实际上是没有“曾今”这个词的。
- 79、曾茧: 手掌或脚掌上磨起的多层硬皮。俗称“老茧”。曾,通“层 ”。
- 80、曾颊: 面容丰满,颊肉若重颐。曾,通“层 ”。
- 81、曾加:层层相叠。
- 82、曾纪泽:曾纪泽(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字劼刚,号梦瞻,清代著名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并称“郭曾”。
- 83、几曾: 几曾jǐcéng (1)何曾;何尝 例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英 when
- 84、曾晖:指日光。
- 85、皇曾祖: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 86、曾华:重叠的花朵。
- 87、曾闳: 高大。曾,通“层 ”。
- 88、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céngjǐhéshí (1) 时间过去不久 例 曾几何时他们的预言全都落空了 英 before long;in what a short space of time;it was not long before
- 89、何曾: 何曾hécéng (1) 反问表示未曾 例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英 never
- 90、曾国荃:人名。(西元1824~1890)字沅甫,清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弟。辅佐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屡著功绩,穆宗同治三年六月(西元1864)率军入南京,灭太平天国,封一等威毅伯,官至两江总督。卒谥忠襄。
- 91、不曾序过: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
- 92、惯曾: 犹经常。
- 93、曾巩: (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讲究章法,有《墨池记》等名篇。有《元丰类稿》。
- 94、族曾祖父:父亲的从祖祖父。
- 95、族曾王父:亦称'族曾祖父'。 父亲的从祖祖父。
- 96、曾王父:即曾祖父。
- 97、曾父: 即曾祖。
- 98、曾祖王父: 曾祖父。祖父之父。
- 99、曾大父: 即曾祖父。
- 100、曾祖父: 祖父的父亲。
- 拼音zēng,céng
- 注音ㄗㄥ,ㄘㄥˊ
- 笔划12
- 繁体曾
- 五笔ULJ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zēng副词(1)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2)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4) 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形容词(1) 通“层”。重叠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2) 另见zēngcéng形容词(1)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自此而曾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曾元时不分。计高曾之时。视高曾之时。高曾时为一户者。(2)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3) 谦词。犹“末”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4) 又如:曾臣(末臣)(5) 高举的样子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动词(1) “增”的本字。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2)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副词(1) 乃,竟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长曾不盈寸。——明· 魏学《核舟记》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2)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3)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怎奈)名词(1) 姓(2) 另见céng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