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未的词语
- 26、知其一未睹其二: 1.同"知其一不知其二"。
- 27、知其一未知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28、未足为道:足:值得。不值得一提
- 29、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词语解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⒈ 比喻诗文的波澜起伏。也比喻事情波折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英A new wave arose when the previous one had barely subsided;国语辞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yī bō wèi píng yī bō yòu qǐ ]⒈ 一个波浪未平息,另一个波浪又涌起。比喻诗文结构的跌宕起伏多变。元·杨载亦比喻事情曲折多变,一个问题还未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荡寇志》第五六回:「徐槐急问何事,方知截林山火势大作,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语before the first wave subsides, a new wave rises (idiom); a new problem arises before the old is solved, many twists and turns to a story,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 30、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词语解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⒈ 庆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晋书·李密传》英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引证解释⒈ 庆父,春秋 鲁庄公 弟。 庄公 去世, 子般 即位。引庆父 使圉人杀 子般 立 闵公,后又杀 闵公 而奔 莒。时 齐 大夫 仲孙湫 吊 鲁 回来,对人说:“不去 庆父,鲁 难未已。”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 庆父 喻祸根,以“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晋书·孝友传·李密》:“出为 温 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国语辞典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⒈ 春秋鲁国人庆父,于庄公死后,欲篡位而两弑嗣君,致使鲁国动荡不安,齐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后以喻首恶不除,则祸乱不能平息。引《晋书·卷八十八·孝友传·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31、礼禁未然:礼禁未然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lǐ jìn wèi rán,意思是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邪恶的事情发生。
- 32、陵土未干:陵:陵墓。 指皇帝刚死不久。
- 33、见其一未见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34、金风未动蝉先觉::秋风还未来到,蝉却早已察觉。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变故。
- 35、豪气未除:豪气未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áo qì wèi chú。
- 36、恨不相逢未嫁时:憾恨不能在婚前相识。对已婚男女相悦而不能结合,表示相逢恨晚的遗憾。
- 37、过去未来:已往的和今后的
- 38、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征讨敌尚未报捷而身先死去。
- 39、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词语解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⒈ 在部队出发作战之前,必须先准备好粮食和供给品。英supply goes before troops;引证解释⒈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引林占财 《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张震 《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千万人民除了保证前线军需弹药粮草的供应外,还不顾一切艰苦,热情地转运与看护伤员。”成语解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40、未有: 未有wèiyǒu (1) 没有 例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例 未有以应。 例 吾尚未有子。——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例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英 do not have;have not;there is no;be without
- 41、根柢未深:树根还没有扎得很深,比喻事业或学业的基础不牢,底子尚薄。
- 42、嗛而未发:嗛:怀恨隐忍。怀恨在心而未露表露出来。
- 43、万兴未艾:方兴未艾。谓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 44、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 45、死生未卜:卜:预料,猜测。是生是死还不知道
- 46、未卜生死: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 47、口血未乾: 口血未干kǒuxuè-wèigān (1) 古代会盟时必歃血,因以指新近结盟 例 口血未干而背之。——《左传》 英 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 48、只字未提:指简短的文字或书法作品。
- 49、未来价值:资产或现金在未来特定日期的价值
- 50、意犹未足:指还没有尽兴。犹:还。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未
- 五笔FII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副词(1)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2)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未,无也。——《小尔雅·广诂》未由也已。——《论语·子罕》未之难矣。——《论语·宪问》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未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有孙母未去。——唐· 杜甫《石壕吏》未百步则返。——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将舒未舒。(3)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未);未傅(未成年的人);未遑(来不及,没有闲暇);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未宾(没有归顺);未集(未能完成);未臻(未到圆满的地步);未极(无穷远处;未到尽头;没有停止);未意之志(没有完成的志向);未第(科举考试中未中);未萌(事情发生之前)(4) (“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讲)不众宾未拾取矢。——《仪礼·乡射礼》。注:“未,犹不也。”未若复吾赋不幸。——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犹未能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5) 又如:未消(不必,不要);未一(不再一一去详细叙述);未敢苟同;未知可否;未审(不知);未的(不确实,不确切);未足(不足,不能);未如(不如);未妨(不妨);未若(不如);未孚(不算大信,不是至诚);未足轻重(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未应(不曾,不须);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未逮(不及;没有达到)(6) 否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名词(1) 滋味。后作“味”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说文》(2) 地支的第八未还于此。——唐· 李朝威《柳毅传》(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67年为农历丁未年(4) 用以纪月,即农历六月(5) 用以纪时,叫“未刻”。即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两马相交,斗了一百余合,自从辰牌直杀到未刻。——《英烈传》(6) 五行属土丑、未,亦土也。——《论衡》(7) 十二生肖属羊未禽羊。——《论衡》(8) 将来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荀子》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