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束的词语

  • 51、束手就死:捆起手来等死。
  • 52、束緼举火: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 53、束带矜庄:束:扎束;带:玉带,朝廷服饰;庄:庄重。腰扎玉带,态度庄重。
  • 54、束緼还妇: 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
  • 55、束身修行:约束自身,修养品德。
  • 56、束身自重:束:约束;重:尊重,看重。严格约束自己。
  • 57、束毒围: 玉精炭(即蜒蛐,煅存性)4两,生大黄4两组成的药物。
  • 58、束置: 1.缠缚。
  • 59、束手无术: 束手无术shù shǒu wú shù (1) 困难时无可以渡过难关的办法,无计可施 英 without resource
  • 60、束之高屋: 束之高屋shù zhī gāo wū (1)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英 shelve;lay aside and neglect;put sth.away unheeded
  • 61、束躅: 1.谓频频地踏地。
  • 62、束制:约束克制。
  • 63、束治:捆束整理。
  • 64、束伏:制伏,降伏。
  • 65、束苣:捆苇杆为火把。
  • 66、束狭: 束狭shùxiá (1) 水道狭窄 例 河道束狭,只有五米左右 英 narrow
  • 67、束笋: 1.成捆的竹笋。多以形容诗文稿卷积累之多。 2.竹笋。形容细尖之物。
  • 68、束手束足: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 69、束缩:犹瑟缩。蜷缩颤抖貌。
  • 70、束手无计: 1.同"束手无策"。
  • 71、束书: 1.犹负籍。 2.收起书籍。谓把书搁置一边。
  • 72、束湍: 1.如束的急流。
  • 73、束物: 1.约束。
  • 74、束栝:谓生火。栝,拨火棍。
  • 75、束句:诗文的结尾语句。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I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2) 同本义束,缚也。——《说文》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自行束脩以上。——《论语》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3)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4) 约束;限制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5)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6) 收拾;整理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7)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8) 搁置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9) ∶姓量词(1) 把,小捆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2) 又如:一束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