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束的词语

  • 151、束脩: 束脩shùxiū (1) 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 英 private tutor's emolument
  • 152、收束: 收束shōushù (1) 结束;收尾 例 写到这里,我的信也该收束了 英 bring to a close (2) 收拢约束 例 收束心思 英 bring together (3) 收拾 例 收束行装 英 pack
  • 153、束身受命: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154、束矢: 1.一束箭。数量说法不一。
  • 155、束溼: 1.亦作"束湿"。 2.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 3.谓严饬。 4.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5.指蹙迫困厄之境。
  • 156、束湿:亦作'束湿'。 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谓严饬。 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指蹙迫困厄之境。
  • 157、绳束: 1.约束;束缚。
  • 158、申束:约束。
  • 159、束绅: 1.犹束带,整饰衣服。绅,束在衣外的大带。
  • 160、森束:谓繁密无间,犹如捆束。
  • 161、束颡:俯首。表示归顺。
  • 162、束袵: 1.亦作"束袵"。 2.整衣。表示恭敬。
  • 163、束衽: 1.亦作"束袵"。 2.整衣。表示恭敬。
  • 164、束刃: 1.捆扎兵器。
  • 165、遶束:缠绕捆束。
  • 166、榷束:专管,专卖。
  • 167、屈束:压抑约束。
  • 168、束緼请火: 比喻求助于人。
  • 169、束缊请火: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于善邻。'缊,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缊'﹑'束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于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 170、束蕴请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171、束藴请火: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藴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于善邻。'缊,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缊'﹑'束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于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 172、束箧:谓收拾行装。
  • 173、陗束:高而狭窄。
  • 174、箝束:控制;约束。
  • 175、钳束:控制约束。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I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2) 同本义束,缚也。——《说文》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自行束脩以上。——《论语》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3)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4) 约束;限制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5)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6) 收拾;整理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7)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8) 搁置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9) ∶姓量词(1) 把,小捆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2) 又如:一束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