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果的词语

  • 1、无生果:佛教语。谓经修持求得涅盘之理,而无生灭之果。
  • 2、劳动成果:指人类通过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而形成的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
  • 3、工作成果:工作成果(Result)是完成工作后产生的效果。
  • 4、大乘四果: 大乘四果 [出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者。
  • 5、藏青果: 诃子(hēzǐ)。
  • 6、墙果:植物大战僵尸中的一种植物,可阻挡僵尸前进。
  • 7、劳动果实:1、指辛苦耕作的来的果实。2、指通过努力得到的成果。
  • 8、角果木叶: 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的叶。
  • 9、圣灵果子:是真正基督徒的标记。圣灵果子就是圣灵在人心中工作而表现出的个人品德。
  • 10、纳果体: 纳果聚划算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网络流行体。
  • 11、白果儿: 鸡蛋。
  • 12、仙果片: 即山楂,又称“红果”,在嵩山称“仙果”,几乎含有水果的所有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达到89克,比苹果高17倍,比梨高30倍。
  • 13、打虫果: 密齿酸藤子:攀援灌木或小乔木,高5m以上。嫩枝被极细的微柔毛,具皮孔。
  • 14、果位人: 已经证得果位的人。
  • 15、处事果断:处事果断就是做决定干脆,不拖泥带水。
  • 16、胜利果实: 指斗争胜利所取得的成果(政权、物资等):保卫~。
  • 17、应果:阿罗汉果。
  • 18、车轮果实: 身体各部位都能变成车轮般旋转攻击,车轮强度足与弗兰奇的身体(两年前)强度媲美。使用者:海军总部上校夏林库尔.。
  • 19、修成正果: 对某件事情持续努力,终于修成正果,得到想要的结果。
  • 20、不计后果: 为了一件事而不去想后果的好坏。
  • 21、不还果: 声闻第三果之圣者。
  • 22、单花果: 单果。
  • 23、开心果: 阿月浑子(一种落叶小乔木)的果实。成熟时黄绿色或粉红色,果壳裂开,露出种仁,所以叫开心果。可以吃。
  • 24、后果自负:即由当事人对其言行所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及影响承担责任。
  • 25、其行必果:形容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S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2) 同本义果,木实也。——《说文》艮为果蓏。——《易·说卦》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 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五果为助。——《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明· 刘基《卖柑者言》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3) 又如:果布(果品与布帛);果馔(果品与菜肴);果谷(果类与谷类);果正(正果。亦指转世);果桌(果卓。摆设筵席用的桌子);草果;荚果;浆果;果瓜(供果用的甜瓜);果茹(瓜果蔬菜);果隋(瓜果);果蔗(一种供鲜食的甘蔗)(4) 结果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南史·范云传》附范缜敌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该自食其恶果!(5) 又如:果验(应验);战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恶果(6) 通“祼”(guàn)。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赐宾客饮之礼大宾客则摄而载果。——《周礼·春官》以待果将。形容词(1) 果敢,果断由也果。——《论语》。苞注:“谓果敢决断也。”其身果而辞顺。——《国语·晋语》。注:“谓敢行其志也。”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国语·周语中》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2) 又如:言必行,行心果;果谲(果敢而多谋的计谋);果直(果敢正直);果烈(果敢刚毅);果侠(果敢仗义);果劲(果敢强劲);果行(果断的行动);果志(果断之志);果勇(果断勇猛);果悍(果断勇猛)(3) 通“裸”(luǒ)。赤体。赤露东龟曰果属。——《周礼·春官·龟人》动词(1) 吃饱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唐· 柳宗元《赠王孙文》(2) 又如:果腹;果足(盘缠;旅费)(3) 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副词(1) 果然,当真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2)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尔(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3) 究竟,终于,到底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 如果,假若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5) 又如:果能如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