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枢的词语

  • 51、穴室枢户:穿室破户。
  • 52、神枢鬼藏: 1.谓神奇奥妙的兵书。
  • 53、老枢能解:相传唐白居易作诗﹐必先令老妪听之﹐不解则重作。见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后用以形容诗文浅显明白。
  • 54、枢机主教:枢机是天主教教宗治理普世教会的职务上最得力的助手和顾问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称“枢机”为教宗的参议会(Senate),由教宗选拔任命;1983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参照349条及356条)则称他们为特别组成的团体〔称为“枢机团”(College of Cardinals)〕,并依法享有选举教宗的权利,以集体或个别的方式协助教宗处理较重要的事项。
  • 55、枢机: 枢机shūjī (1) 指朝廷的重要职位或机构 英 important department (2) 比喻事物的关键 例 言行,君子之枢机也。——《易·系辞》 例 夫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下》 英 crux
  • 56、枢机房: 唐朝政事堂移中书门下以后所设五房之一。
  • 57、枢长: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
  • 58、枢禁:指朝廷。
  • 59、枢掾:枢密院的属官。
  • 60、枢相:唐宋对宰相兼枢密使者之称。清代对官至大学士的军机大臣亦有此称。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枢相》:"《宋朝会要》曰:唐以中官为枢密使,后唐始有带相印者。则枢相之始自后唐也。又至道三年八月,以曹彬为兼侍中充使,大中祥符五年九月,以吏部尚书王钦若﹑户部尚书陈尧叟并守本官同平章事充使,儒臣为枢密而兼使相,自钦若始也。"清陈康祺《郞潜纪闻》卷九:"近二三年,京曹日窘,?常部院官出无车马者什九,殊不足以自别于齐民。而堂堂枢相且日策骡车入东华门内直,则公孙宏之故智矣!"专称枢密使。参见"枢使"。
  • 61、枢辖: 1.关键。 2.统辖。 3.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
  • 62、枢幄:指枢密院。
  • 63、枢干:犹主干。
  • 64、枢光:天枢星的光芒。
  • 65、枢管:亦作“枢筦”。 犹关键。 指中央政务。
  • 66、枢精:枢星精。指虎。
  • 67、枢掖: 1.中枢官署。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故称。
  • 68、枢中:枢要中心。
  • 69、枢宪:国家法令。
  • 70、枢户: 1.谓解脱门枢。
  • 71、枢秘:犹枢要。指中央机要部门。
  • 72、枢密太尉:枢密使的别称。
  • 73、枢奥:犹堂奥。比喻高深的境界。
  • 74、枢斗:即天枢。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亦喻宰辅之位。
  • 75、枢庭: 1.亦作"枢廷"。 2.政权中枢;内庭。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AQ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2) 同本义枢,户枢也。——《说文》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尔雅》枢机之发。——《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视门枢下当有白发。——《汉书·五行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汉· 贾谊《过秦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尽数》(3) 又如:枢户(解脱门枢)(4) 木名,即刺榆山有枢,隰有榆。——《诗·唐风·山有枢》(5) 泛指转轴半弦弧不满圜半径者,以矢为枢,以半弦弧规之,成浑圜之小规。——清· 阮元《畴人传》(6) 又指主制动的机关其枢在水。——《管子·水地》。注:“主运转者也。”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 汉· 赵晔《吴越春秋》(7) 又如:枢干(8) 中心;枢纽;关键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战国策·秦策》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释文:“要也。”(9) 又如:枢柄(主要的权柄);枢奥(中枢堂奥的所在);枢秘(关键;纲要);枢括(关键,中心);枢管(枢辖。关键);枢中(枢要中心)(10) 旧指国家政权或天子之位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11) 又如:枢垣(朝廷中重要的、接近皇帝的官署);枢近(在天子近侧或中央机要的职位);枢臣(指朝廷中枢的大臣);枢府(国政机要之所。宋多指枢密院。宋朝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号为二府);枢使(枢密使的简称);枢相(枢密使);枢务(国家的重要政务。多指宰臣所掌的政事);枢幄(枢密院);枢衡(指中央行政机关。也指行政中枢的主要职权);枢廷(政权中枢);枢秘(指中央机要部门,犹枢要);枢辖(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枢辅(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12) 星名(13) 指北斗七星第一星。又称天枢星。如:枢斗(即天枢。北斗七星第一颗);枢光(天枢星的光芒)(14) 指北极五星的纽星。如:枢极(斗枢与北极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