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枣的词语

  • 26、脯枣:干肉和枣类果品。
  • 27、番枣: 1.无漏子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无漏子》。
  • 28、大枣:俗称红枣。味甘﹐供食用﹐亦入药。
  • 29、重枣:深暗红色的枣子。常用以形容人的脸色。
  • 30、吃黑枣儿: 吃黑枣儿chī hēizǎor (1) 〈方〉比喻被用枪打死 英 be executed by shooting
  • 31、煮枣神方: 一种药名,主治杨梅疮。
  • 32、食枣约: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安期生者琅耶阜乡人也,卖药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曰:'后数年来求我于蓬莱山'"《史记.封禅书》:"少君(李少君)言上(汉武帝)曰:'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后遂以"食枣约"指仙人的约会。
  • 33、枣林南站: 在廊坊联络线上,距离廊坊站3.9公里,距离落垡站10.4公里。
  • 34、枣子:枣树的果实。
  • 35、枣呢:枣红色的呢料。
  • 36、枣实: 1.枣子。
  • 37、枣修: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
  • 38、枣行:刻板印刷行世。古代刻板多用枣木,故谓枣行。
  • 39、枣油:干燥的枣泥。因状似油脂,故称。
  • 40、枣圈:枣脯的一种。其形如圈,故称。
  • 41、枣林:枣树林。
  • 42、枣华:枣树开花季节。泛指初夏。
  • 43、枣花: 1.枣树花。 2.指枣花形状的花纹。 3.食品名。用面粉和枣子做成的糕点。
  • 44、枣本:用枣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称"枣本"。
  • 45、枣昏: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 46、枣泥: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枣泥月饼﹑枣泥包子等。
  • 47、枣核笔:即枣心笔。一种用古法制的毛笔。
  • 48、枣红:像红枣的颜色。
  • 49、枣节杖: 1.由枣木制成的带节的杖。
  • 50、枣心笔:一种用古法制的毛笔。
  • 拼音zǎo
  • 注音ㄗ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MI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双朿(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2) 同本义枣,羊枣也。——《说文》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3) 枣树所结的果实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