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枳的词语

  • 26、枳椇:1.亦作"枳柜"。2.落叶乔木。叶广卵形,边缘有锯齿。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果实味甘,可食。又称拐枣﹑金钩子﹑木珊瑚﹑鸡距子﹑枸。
  • 27、椇枳:即枳椇。
  • 28、枳棘:1.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2.艰难险恶的环境。
  • 29、棘枳:棘木与枳木。二者皆有刺。
  • 30、逾淮为枳:橘移到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比喻事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31、淮橘为枳: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人或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变化。
  • 32、伐枳之咏: Fá zhǐ zhī yǒng,谓颂扬官吏有善政。
  • 33、伐枳:《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KW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枸橘,又称“臭橘”枳木似橘。从木,只声。——《说文》殷以椇。——《礼记·明堂位》。注:“椇之言枳椇也。谓曲桡之也。”楗六枳而为篱兮。——《后汉书·冯衍传》。注:“枳,芬木也。”橘逾淮而北为枳。——《周礼·考工记·序宫》(2) 一种耐寒的中国落叶橘树,有三小叶的叶片,果实小有芳香,很酸。广泛栽种作为观赏叶或作为绿篱,尤其作为砧木以芽接各种食用的柑桔(3) 古县名 。战国时楚有枳邑,汉置枳县,属巴郡。故地在今四川省涪陵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