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柱的词语
- 126、马援铜柱: 东汉时,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反汉,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定了交趾,并在其地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方的边界。
- 127、马援柱: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 128、緑柱玉:一名翠玉,又名祖母绿。 一种透明翠绿色的绿柱石,为贵重的装饰品。参见“緑柱石 ”。
- 129、铜柱地狱: 中国传说中十八层地狱的第六层。
- 130、三柱楹联:唐·刘仁轨所居的里巷。因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故称。
- 131、楹柱:厅堂前部的柱子。
- 132、水银柱: 温度表中随温度变化而升降的柱状水银液体。
- 133、倚柱:靠在柱子上。 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客于孟尝君,左右贱之,食以草具。冯谖倚柱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命左右食之。有顷,冯谖复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命左右为之驾。后有顷,冯谖又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乃使人给其老母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因以'倚柱'谓辞家求宦,不能侍亲于膝下。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 134、四柱六爻:《易经》中的术语。
- 135、瑶柱:1.干贝的一种。用江珧贝的闭壳肌制成。瑶,通“珧”。2.玉饰的琴柱。
- 136、雁柱:亦作'鴈柱'。乐器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 桥柱。
- 137、雕梁绣柱: 《水浒传》第六十六回
- 138、改柱张絃:改换琴柱,另张琴弦。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明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参见“改弦更张 ”。
- 139、冰絃玉柱:筝瑟之类乐器的美称。
- 140、弦柱:谓乐器绾丝之柱。
- 141、溪州铜柱:五代十国时楚王马希范所立。后晋天福五年,楚刘勍以火箭焚溪州首领彭士愁寨,士愁大败,遣其子帅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请降于楚。楚王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命学士李皋铭誓状于其上。见《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五》﹑《资治通鉴.后晋天福五年》。
- 142、交午柱: 交午柱jiāo wǔ zhù (1) 到中午 例 天将交午柱 例 日已交午柱 英 noon (2) 纵横交错 英 web
- 143、五行四柱:指排八字算命。旧时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合四柱之干支为八字;再按五行生克的说法加以推算,故称"五行四柱"。
- 144、图腾柱: 图腾柱túténgzhù (1) 雕刻和绘画着代表家世血统常穿插着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标志形象的杆或柱,建于北美洲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部落(尤其是特林基特和斯基塔该坦语系的氏族)的房屋前面 英 totem pole
- 145、砼柱:混凝土柱子。
- 146、铜柱: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 147、柱帖:指楹柱上的对联。
- 148、朝天一柱香:旧时北京赶车夫的一种姿势。
- 149、题柱志: 1.指求取功名荣显的壮志。
- 150、题柱客: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9
- 繁体柱
- 五笔SYGG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2) 同本义柱,楹也。——《说文》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东至于底柱。——《书·禹贡》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传》(3)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4) 像柱子的东西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