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桃的词语
- 201、桃夭之化: 1.《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后因以"桃夭之化"谓男女完婚之礼。
- 202、桃花夫人: 即息夫人。
- 203、桃花命: 旧指女子薄命。
- 204、桃花浔: 犹桃花源。
- 205、桃蹊: 指桃树众多的地方。
- 206、桃花坞: 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以盛产木版年画而著名。 地名。在安徽省·和县西四、五里。传为唐·张籍读书处。
- 207、桃花星: 旧时迷信以为命理为各星所制。桃花星为凶星,主淫荡。
- 208、桃花马: 名马。毛色白中有红点的马。
- 209、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指《桃叶歌》。 指桃叶渡。
- 210、桃源洞: 1.洞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误入桃源洞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2.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源山下,又名秦人洞,白马洞,相传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 211、桃叶歌: 1.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名。
- 212、桃华: 见“桃花 ”。
- 213、桃丹: 一种用银朱和藤黄合研成粉末的颜料。色如樱桃。又称珊瑚粉。
- 214、桃花春水: 即桃花水。指春汛。
- 215、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táohuāxīnmù (1) 一种乔木( Swietenia mahogani ),有耐久的淡黄褐色至粉红色的木材,通常硬度适中,易于加工,琢磨可得到高度光泽,因其结构分子和重叠纹理区别明显,而能刻出很多动人的图像,广泛用于细木工家具和精制工艺品 英 mahogany
- 216、桃实图: 中国画。近代吴昌硕作。纸本立轴。设色。为大写意花卉,画面正中桃树一株,桃实肥硕,桃叶浓密,左侧有一枝下垂,右侧有一石陪衬。色彩浓重醇厚,笔势雄健有篆籀意。
- 217、桃花人面: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
- 218、桃花源: 桃花源táohuāyuán (1) 在湖南省桃源县境,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公园,传说陶渊明因此地而作《桃花源记》,故而得名 英 the Peach Garden (2) 又称“桃花浔”,“桃花洞”。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英 Arcadia
- 219、桃色新闻:指有关男女情爱或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新闻。
- 220、桃色: 桃色táosè (1) 粉红的颜色 英 pink colour (2) 男女情爱,多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英 illicit love
- 221、桃夭: 《诗•周南》有《桃夭》篇,赞美男女婚姻以时,室家之好。后因以指婚嫁。
- 222、桃花纸: 纸名。纸质薄而韧,可糊风筝或作窗纸等用。
- 223、桃都山: 传说中的山名。
- 224、桃根桃叶: 泛指美女。
- 225、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结义为兄弟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也作「桃园盟」、「桃园三结义」。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桃
- 五笔SIQ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2) 桃树桃,桃果也。——《说文》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3)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茸毛。如:桃 茢(桃枝编的扫帚。迷信以为鬼畏桃木,用以扫除不祥);桃三李四(桃树三年结实,李树四年结实);桃弓苇矢(桃竹制的弓,荻苇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桃印(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桃林(指《桃花源记》中的桃源)(4) 桃子投我以桃。——《诗·大雅·抑》简桃核修狭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桃来李答(相互馈赠);桃李之馈(送礼,贿赂)(6) 指桃树开的花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7) 又如:桃花烧卖(面食之一,开口处呈桃花之状,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桃夭之子(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桃笺(桃花纸。过去的一种纸名);桃花(还形容女子容貌);桃片(桃花瓣儿)。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如:桃夭(红颜娇女);桃花人面(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轻貌美);桃夭新妇(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桃花妆(古代女子盛妆之一。用胭脂淡抹两腮);桃花面(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桃腮(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8)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如∶棉桃(9) 桃花开放的时令 。如: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时节。泛指春日美景);桃汛(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10) 地名。春秋鲁邑 。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