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桐的词语
- 51、桐华烟:亦作“桐华烟”。意思是用桐油烧的烟。为制墨的原料。
- 52、桐柏宫:道观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 53、桐宫:1.商代桐地的宫室。相传为汤葬地。2.借指被贬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
- 54、桐花凤:鸟名,即蓝喉太阳鸟。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 55、桐城: 桐城Tóngchéng (1) 安徽省东南部的县。人口70万。处大别山边缘,地势平坦,产竹、木、桐油 英 Tong cheng
- 56、桐凤:鸟名,即蓝喉太阳鸟。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 57、桐叶之信:指帝王封拜的符信。《南史·宋纪上·武帝》:“叟诣帝曰:‘ 成王 不负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司马之言。’”参见“桐叶封弟”。
- 58、桐人:桐谷和人,日本动漫《刀剑神域》及衍生作品中的角色
- 59、桐君:传说为黄帝时医师。曾采药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东山,结庐桐树下。人问其姓名,则指桐树示意,遂被称为桐君。南朝梁陶弘景《序》:'又云,有桐君《采药録》说其花叶形色。'宋司马光《药圃》诗:'山相惭多识,桐君未徧知。'一说,为传说中古仙人。琴的别称。
- 60、桐花: 1.桐树的花。 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 61、桐乡: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地,汉时称为「桐乡」。
- 62、桐梓: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
- 63、桐叶封弟:《史记·晋世家》:“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桐封”。清 徐开任《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
- 64、桐华: 1.即桐花。 2.谓桐树开花。
- 65、檀桐: 檀木与桐木。泛指良材。
- 66、丝桐:1.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以丝桐为琴的代称。2.指乐曲。
- 67、霜桐:梧桐。梧桐皮白如霜,故称。
- 68、蜀桐: 1.蜀中的桐木。亦代称以此种木材所制的乐器。
- 69、桐严嫂:旧时对桐庐一带妇女的谑称。该地旧属严州,并以桐君山﹑严陵濑著名,故称。
- 70、桐乳: 1.桐子。状如乳形,故名。 2.喻指安乐窝。
- 71、丘成桐: (1949- )数学家。生于广东汕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1976年解决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1978-1979年,与舍恩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在拓扑学等方面也有创见。1982年获菲尔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华人。
- 72、破桐之叶: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 73、泡桐: 泡桐pāotóng (1) 落叶乔木,叶子大,花冠紫色,结蒴果,长圆形。木材质地疏松,可制乐器、模型等 英 paulownia
- 74、桐城派:清代古文运动中的正宗流派。为方苞所开创,继有刘大櫆、姚鼐等加以阐发。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为「桐城派」。
- 75、桐偶人:桐木作的人形。古时作蛊祝之用。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0
- 繁体桐
- 五笔SMGK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2)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桐,荣也。——《说文》荣,桐木。——《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其桐其椅。——《诗·小雅·湛露》桐始华。——《礼记·月令》工之侨得良桐。——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 如:桐人(桐木偶);桐子(梧桐树的果实;油桐的果实);桐木人(桐木作的人形);桐花烟(桐华烟。桐油烧的烟);桐杖(桐木作的手杖;古时为母送丧时拄的孝杖)(4) 琴 。如:桐丝(琴弦);桐竹(泛指管弦乐器);桐音(琴音)(5) 春秋国名桐叛 楚。——《左传·定公二年》(6) 今安徽桐城县北有古桐城(7) 古地名 。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一说在今河北临漳(8) 儿童。通“僮”学则正,否则邪,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法言·学行》(9) 又如:桐子(儿童,童子)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