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梁的词语

  • 151、花梁: 1.有雕饰的梁。 2.有雕饰的桥梁。
  • 152、后梁: 南朝·梁·岳阳王·萧察降西魏,被立为梁帝,史称后梁(公元554年-587年)。又称北梁。 五代之一。
  • 153、虹梁: 高架而拱曲的屋梁。 拱桥。
  • 154、桁梁: 桁梁héngliáng (1) 由许多板条组成的腹板与两翼缘连接而成的大梁 英 brace girder
  • 155、谷梁:复姓。战国时鲁国有谷梁赤。 《春秋谷梁传》的省称。
  • 156、扛大梁: 扛大梁káng dàliáng (1) 比喻承担重任 英 in charge of important task
  • 157、凤梁:雕绘着凤凰等饰物的屋梁。
  • 158、蜚梁:飞架的桥梁。
  • 159、发梁: 1.拆毁桥梁。 2.可以取下的桥梁;也指取下桥梁或屋梁。 3.谓歌声绕梁不绝。
  • 160、都梁: 1.亦称"都梁香"。 2.泽兰的别名。 3.香名。
  • 161、丁字梁: 丁字梁dīngzìliáng (1) 形容状丁字的梁 英 T-girder;T-beam
  • 162、提梁: 提梁tíliáng (1) 篮子、水壶、提包等上面的提手 英 hoop handle;handle of a basket,handbag,etc.
  • 163、底梁: 底梁dǐliáng (1) 构成框架或支撑结构(为房屋、桥梁、织机、矿井设备或卡车车身)最低的构件或最低的构件之一的水平构件(如一块木料) 英 sill (2) 上安间壁立筋的水平梁;底板,支承铸模的板 英 bottom plate
  • 164、大梁: 大梁dàliáng (1) 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 英 main beam (2) 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例 他在单位挑大梁 英 main duty (3) 战国时 魏国都城,现 河南省 开封市 英 Daliang capita
  • 165、车梁: 1.谓可以行车的桥。
  • 166、柏梁:亦作'栢梁'。指柏梁台。 借指宫廷。 指《柏梁诗》。 泛称应制诗。 指柏梁体。
  • 167、杏梁燕:词牌《解连环》的别名。
  • 168、五梁冠: 古代一种有五根横脊的礼冠。即进贤冠。
  • 169、无梁桶: 1.桶无梁则提不起,故以"无梁桶"为"别提"的隐语。
  • 170、无梁斗: 斗无梁则无以量物,故以“无梁斗”喻言语之无定准或反复无常。
  • 171、泰山梁木:原是孔子自喻,后用为推尊贤哲之词。
  • 172、双梁鞋: 1.前部中间有两条脊的布鞋。
  • 173、声动梁尘: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 174、上梁文: 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
  • 175、遶梁歌:指优美动听而令人长久难忘的歌声。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VWS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2) 同本义梁,水桥也。——《说文》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谨关梁。——《礼记·月令》十一月舆梁成。——《孟子》十月成梁。——《国语·周语》津梁之上。——《国语·晋语》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泽无舟梁。——《庄子》(3)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缘(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梁头(桥头);梁津(桥梁与渡口);梁栈(桥梁)(4) 房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5) 又如:横梁;悬梁(在房梁上上吊);梁楹(屋“梁和大柱);梁倚(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倚靠);梁木其坏(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6) 稻粱。通“粱”养以刍豢黍梁。——《淮南子·人间》(7) 又如:梁肉(粱肉。泛指美酒佳肴。梁,通“粱”)(8)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9) 堤堰;鱼堰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隄谓之梁。——《尔雅》。注:“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梁,水隄也。——《水经注·济水注》掌以时渔为梁。——《周礼·渔人》。司农注:“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10) 又如: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11) 国名(12) 周时诸侯国(13)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14) 又梁使三反。(15) 朝代名(16) 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17)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梁,吾仇也。(黄巢部将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后,赐名全忠,受封为梁王。唐僖宗时,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从此,梁、晋之间战争不息,仇恨日深。)——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18) 又背晋以归 梁。函梁君臣之首。(19) 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20) 姓梁弘御戎。(梁弘给他驾驶兵车。御,驾御;戎,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动词架桥、修桥令尹斗祁、 莫敖屈重除道梁 溠。——《左传·庄公四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