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梅的词语
- 51、萧友梅:萧友梅(1884年1月7日~1940年12月31日),字思鹤,又名雪明,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国首位音乐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人之一、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
- 52、惜寒梅:含义是喜寒梅,却与雪期霜约。
- 53、梅湾春晓:春日黎明;春日黎明之时。
- 54、玉梅绦: 秦腔传统剧目。
- 55、雪胎梅骨:喻高洁。
- 56、梅塔阿功: 鄂伦春、赫哲等族狩猎用男帽。
- 57、百花稍梅: 山西太原的一道特色传统美食,也是一道极具艺术性的风味小吃,稍梅是山西人的叫法,其他地方稍梅也叫烧麦、肖米、稍麦、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术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类似于小笼包子,但形状要比小笼包子更美观,味道也比小笼包子更有特色。
- 58、喜上梅梢:意思是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 59、伊煞梅尔: 古代语中“背弃希望者”的意思。
- 60、驿骑梅: 同“驿使梅花”。
- 61、小梅: 见“小梅花 ”。
- 62、缃梅:浅黄色梅花。
- 63、洗梅:梅雨之后所降的雨。
- 64、醯梅:酸梅。
- 65、吴梅:杨梅。吴地盛产,故称。
- 66、乌梅: 1.经过熏制的梅子,黑褐色,可入药。
- 67、望梅: 1.词牌名。即《解连坏》﹐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此调创自柳永﹐以词有"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及时送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好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参阅《词谱》卷三四。 2.犹言望梅止渴。
- 68、甜梅:杏的别名。
- 69、探梅:寻访梅花。
- 70、檀香梅:腊梅的一种。
- 71、苔梅:枝干着有苔藓的梅树。
- 72、踏雪寻梅: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 73、酸梅: 酸梅suānméi (1)乌梅 英 smoked plum; dark plum
- 74、苏梅: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 75、送梅: 1.为梅送行。指观看正在凋谢的梅花。宋陆游有《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诗。 2.犹言送梅雨。 3.犹出梅。
- 拼音méi
- 注音ㄇㄟˊ
- 笔划11
- 繁体梅
- 五笔STXU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木,每声。本义:楠木)(2) 同本义其木多梅梓。——《山海经·中山经》有条有梅。——《诗·秦风·终南》墓门有梅。——《诗·陈风·墓门》。按,子青不可食。(3) 梅树 。蔷薇科,落叶乔木,少有灌木。早春开花,后生叶芽。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气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黄色,味极酸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经·中山经》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4) (梅:这里指梅的枝干。以……为固定结构,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译。以,介词;为,动词。直、正:直为不曲,正为不斜。欹:倾斜、歪。景:景致,文中指可供人观赏的形态。姿、景、态(形态),均为中性词,在文中均用作褒义词。则:就,承接连词)。又如:梅圃(种植梅树的园地);梅屏(成排如屏的梅树);梅溪(旁植梅树的溪水)(5) 梅树的果实,称酸果,即酸梅子摽有梅。——《诗·召南·摽有梅》。陆疏:“杏类也。”(6) 又如:梅仁(梅实之仁);梅瓜(以梅子汁腌制的瓜);梅汁(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梅林止渴(犹言望梅止渴)(7) 梅树的花 。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如:梅英(梅花);梅亭(观赏梅花的亭阁);梅骨(梅花的风骨)(8) 节候名 。如:梅天(梅雨时节的天气);梅月(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梅风(黄梅季节的风)(9) 通“枚”。马鞭穆王七梅,夫何为周流?——《楚辞·天问》(10) 通“莓”。入榛薄,食荐梅。——《淮南子·览冥》(11) 姓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