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楚的词语

  • 276、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 277、楚管蛮弦: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 278、楚甲:借指精兵﹑劲旅。
  • 279、楚堤:指汉水堤岸。
  • 280、楚都:古楚国的都城。多指郢。
  • 281、楚调曲: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白头吟》﹑《泰山吟》﹑《梁甫吟》﹑《东武吟》﹑《怨诗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序》。
  • 282、楚妃吟:乐府吟叹曲之一。南朝梁王筠作辞。内容咏闺情。
  • 283、楚服: 1.楚国的服装。 2.美服。喻荷叶。 3.粗陋的服装。 4.指楚境。服,京畿以外之地。
  • 284、楚歌四起: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285、楚歌四合: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286、楚娥: 1.指巫山神女。
  • 287、楚棘:荆棘。
  • 288、楚贡: 1.《左传.僖公四年》载,齐伐楚,管仲责楚不向周室纳贡苞茅,曰:"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茅,指菁茅。后因以"楚贡"称菁茅。亦泛指贡物。
  • 289、楚绝:悲凉到极点。
  • 290、楚痛: 1.谓残酷。 2.指酷刑。 3.疼痛;痛苦。
  • 291、楚体:楚辞的体裁。
  • 292、楚梼:指古楚国的史书《梼杌》。
  • 293、楚颂:指《楚辞.九章.橘颂》。
  • 294、楚乌:乌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乌鸦》。
  • 295、楚味:楚地风味的食物。
  • 296、楚王神:指巫山神女。
  • 297、楚挞:杖打。
  • 298、楚琴: 1.楚之琴声。
  • 299、楚邱:楚地山丘。
  • 300、楚蛮:古代指楚国境内的民族。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SN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夏楚二物。——《礼记·学记》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4) 周朝时国名(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8) 姓形容词(1) 酸辛痛苦慷慨含辛楚。——陆机诗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3) 齐整;清晰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5) 鲜艳,华丽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动词(1) 拷打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查看更多]